“对于儒家而言,是一件幸事,对于寒门而言,亦然。”孔融道。
这个时代寒门很难出头,藏霸就是出身徐州,就是因为身份的问题,得不到重用,这才落草为寇。
陶谦在的时候,徐州坚定地执行一个理念,那就是重用世家,导致徐州世家非常膨胀。
陶谦的事,不是特例,刘虞也是如此,在幽州收买了世家,才稳住了脚跟。
还有刘表,刚去荆州任职的时候,基本没人鸟他,后来他娶了蔡瑁的妹妹,借助蔡家的权势,获得了荆州世家的支持,这才独霸一方。
“相对而言,科举已经非常公平了。”祢衡道。
“正平,你不考虑一下吗?东阳侯雄才大略,难道你还看不上眼?”孔融道。
“非也,东阳侯是人中之龙,我非常佩服。”祢衡道。
“那你为何不在扬州谋官,施展一身抱负?”孔融道。
“因为,我是看着东阳侯起家的,他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如同神灵一般,不管我再怎么努力,成就也不可能超过他,干脆舍了这个心思,逍遥快活。”祢衡道。
孔融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原本心高气傲的祢衡,天不怕地不怕,竟然被东阳侯打击到了?
祢衡心道:那是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一开始,祢衡认为刘可不过是一个卖酒的青年,在乱世之中,有那么一点点才能。
可是,竟然看走眼了!
祢衡的心情顿时复杂,沉重,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在刘可帐下为官。而天下诸侯,比刘可更加出色的,一个都没有,祢衡怎么可能看上眼?
“正平,你不妨参加此次科举。”孔融建议道。
以祢衡的才华,科举前三甲手到擒来。
“文举,我可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祢衡道。
由于科举人数变多,现在需要层层筛选,通过州郡的考试后,才能参加科举。
“这一点小事,东阳侯怎么可能计较?更何况,你是有真才实学的。”孔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