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位列三公,在朝中很有威望。杨修出生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才养成了现在的性格。
看到杨修出列,曹操不免有些犹豫。
“主公,属下愿立下军令状!”杨修道。
“好,军令状就不必了。”曹操道。
可是杨修坚持写了一份。
对此,曹操没有继续劝说。反正联合孙策出兵,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告诉孙策就完事了。
难道还能整出幺蛾子?
于是曹操紧急调动兵马,而杨修快马加鞭,赶往汝南。
孙策热情地接待了杨修。
“曹操有什么事情要说的?”孙策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杨修也是快言快语,直接道明了来意。“联手对付东阳侯,丞相的目标是,汝南的扬州军。”
孙策沉默了一会儿,在思考问题,如果曹操派兵前来,两边夹击之下,胜算又大了几分。
没理由不战。
周瑜询问了一些细节,杨修对答如流。末尾,周瑜问了一句,道:
“张辽似乎率领大军奇袭洛阳去了,真的没问题吗?”
“丞相自有妙计退敌。”杨修道,至于是什么妙计,周瑜没有问,杨修也没有说出来。
此刻的汝南,一共有十二万扬州军,其中五万轻骑兵,两万重骑兵,五万重步兵。
当然,周瑜并没有兵种的情报。
与曹操合兵后,双方加起来一共三十五万大军,将近三倍于扬州军。这样的优势兵力还不敢打,还不如直接投降了!
谨慎是应该的,然而,谨慎不代表胆小!
看到周瑜的神色后,孙策就知道他已经同意了,内心非常高兴。
“既然丞相有雅兴,那就一起战!”孙策铿锵有力地道。
杨修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一点也没有意外,道:“祝乌程侯旗开得胜!”
“胜利,属于我们!”孙策道。
于是,孙策也开始筹备,为大战做准备。
而扬州军,已然发现了端倪。
“启禀主公,斥候来报,看到一队人马进入了汝南。”太史慈道。
“看来,孙策要有所动作了。”刘可猜测道,但是他一点也不慌。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就连搦战都没有停下。
一天后,赵云来信,声称陈留曹操军调动频繁,让刘可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