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就在心里立下誓言,一定要好好回报夫人。
江家出事那日,夫人一早就觉得不适,午间发动了,但是江大人却不在家,下人说是在处理公务,府里的人去请了好几次,也没请到人回来。
夫人有些难产,她就在一旁陪夫人说话,终于在月上中天的夜晚,夫人平安生下了个小少爷。
但是还没来得及报喜,她就听到了外面一阵骚乱,然后是兵器交接的声音,小丫鬟说有不少人闯进府里,见人就砍,让他们赶紧跑。
但是夫人刚生产完,哪里跑得了?
夫人就说她已经跑不掉了,让她带着两个孩子从后院的小门先走,她本来想带着夫人,但是那些人眼看着就要杀进来了,她怀里抱着小少爷,哭着说道:
“夫人,那些人要是没有看到小少爷,一定会派人追杀,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跑不了多远就会被追上,到时候也是一个死。”
于是,她含泪抱来了自己的儿子,将两个孩子的襁褓对换了。
她带着江家的小少爷从后门逃出生天,但是自己的孩子,却永远留在了江府的那个夜晚。
那些人没有人性,连刚出生的小孩子都不放过,她抱着小少爷在荒郊野外的草里躲了一整夜,才敢回去看一眼,废墟里,她看见熟悉的襁褓里,一个小小的孩子,胸口插着一把刀,尸体早已经冷了。
她痛不欲生,怀里的小少爷也是嚎啕大哭。
她将孩子找了个地方埋了,又怕有人追杀,连夜带着孩子跑出了秦州,跑到老家甘州去。
回到老家,她谎称自己死了丈夫,来投奔亲戚,为了不让小少爷改姓,她嫁给了当地一个姓江的商户冲喜,那商户有先天不足,是个不折不扣的病秧子,大夫说他活不过三十岁,所以一直没有娶妻,也没办法有自己的孩子,她容色不差,虽然带着个孩子,但是他也没嫌弃,只让人简单办了婚事。
可能是他没办法生育,这个孩子或多或少地也弥补了他些许遗憾,他对这个孩子也很好,几乎是视如己出。
但是好景不长,病秧子就像大夫说的那样,没活过三十岁的那个冬天。
那个时候,江潮生才三岁。
江潮生这个名字,也是镇上有名的教书先生给起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她只认得几个字,不懂诗词,所以也不明白这名字有什么意义,只觉得好听。
守寡没多久,病秧子那边的族亲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将家产夺去了大半,只留两间小屋,几亩薄田供他们度日。
幸好丈夫生前给她留了些体己,她靠着这些体己,还有自己去做活,勉强让江潮生读起了书。
她的亲儿子死了,也无意再嫁,这些年支撑她活下去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小少爷抚养成人,让他荣归故里,查清父母被害的真相,沉冤昭雪。
所以她才会让江潮生选择外放到秦州,为的就是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如今,终于是等到了。
江母说完这些,早已是泪流满面。
江潮生忽然想到了什么,从脖子里掏出一个玉坠子,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