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敢!”太史慈慌忙还礼,问道:“兄弟们都想杀敌立功,早日升赏,明府可否安排我们早些到前线去?”
“想打仗?那太简单了!”海参大感欣慰,笑道:“不过还得先训练几天才行,否则就是去送死。”
太史慈点头道:“只要明府发下兵器铠甲,在下愿代为效劳。”
海参吃惊道:“你还会练兵?”
太史慈笑道:“我们在海岛上生活多年,也经常会遇到海盗、贼人袭击,以前就自发练过。”
“真是天助我也!”海参大喜,举杯道:“明天就到校场集合。”
太史慈再次谢过,海参更关心还有多少人要来投军。
这一点却不好保证,二人便商议派下十人再去附近岛上征兵,其余人跟着太史慈到前线支援。
次日一早,海参将部分差役划入军中,凑够一千人,封太史慈为千夫长,配置简单的兵器铠甲,让他来指挥训练。
校场之上,士兵们分作几十个小队,各自练习,太史慈随时到各队指挥,先从保持队列开始。
早上乱哄哄的队伍,到了下午便行列整齐,看起来有模有样,至少吃饱喝足之后,呐喊声十足,比之前招的那些民夫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烈日炎炎,士兵们汗流浃背,这些岛上渔民最能吃苦,只要吃喝不愁,这些训练可比出海打渔轻松多了。
柳楠也忍不住到校场来观看,见海参正坐在点将台的凉棚下,翘着二郎腿喝茶,俨然一副辽东大庄主的模样。
柳楠走上点将台,问道:“大表哥,练得怎么样?”
“还别说,这屎太浓真他娘的是个人才!”海参满意点头,回头笑道:“找他做领头人,这是本县最明智的选择!”
柳楠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忽然问道:“大表哥,你既然不愿意再回辽东,那想不想去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