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精致的利己主义(6k求订)

“那是一件大杀器啊舅舅!”

载先生笑道:“我当然知道,正是因为这件事特别重要,所以才一定要有百分百的把握,我们才能出手。”

金蕊儿那暴脾气一下就上来了,可她刚张嘴,话还没说就被载先生给怼回去了:“我知道你很着急,但你先别急。”

载先生来到花厅雕龙画凤,格外精美的红木窗边:“现在,有人比我们更着急。”

……

载先生说的没错。

虽然吕尧,简筱洁和荣念晴他们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但微光国际自从被荣念晴暗中收购,它就一直被外界关注着。

没办法。

现在早就不是千禧年前后时消息不流通的时代了,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各种技术的迅速跟进,那种灯下黑搞出大动作的事情越来越少见了。

尤其是荣念晴这样优秀且家世背景深厚的人,她以及她身边的一切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在一些智囊团中,荣念晴,荣家,简筱洁,哪怕是吕尧这些人身后的关系网,资金网都一清二楚,哪怕这些资金是从海外来的,一些智囊团的人也能通过关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摸清。

这是比经侦还要强大的能力。

在电影《反贪风暴》中有这么一段台词:“钱从杜拜到塞浦路斯,经瑞士,伦敦,纽约,纽西兰,开曼最后回去,这些地方光说就需要半分钟,但这些钱在地球上走一圈只需要八秒。八秒钟,随便查十年都查不出来的。”

所以,国内经侦的能力,在那些真正有能力的智囊团眼中,稚嫩的像是个新兵蛋子。

但这是建立在要个人定罪的基础上,而那些各有各道的智囊团们却不需要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他们要做的是分析,最终帮东主提供情报,做出决策。

所以任何他们可以官方的经侦更强大。

也因此,在荣念晴通过种种手段收购微光国际的事情后,针对“微光国际”的渗透就千方百计的开始了。

梁伯嵩先生进入微光国际的事情虽然还没被攻破,但微光国际有重大突破的消息,还是走漏出去了。

国产高端芯片的制造一直都是国内的一块心病,千禧年后不久,还因此闹出过不少乌龙和笑话,但国内针对高端芯片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没停过,但研发不是投入金钱就能完成的。

科研实力,材料供应,产业整合缺一不可。

有的时候还需一点点的运气。

所以在2016年,国内最强的芯片集团,也只完成了28nm级的芯片量产,这种级别的芯片虽然已经进入国际主流的代工市场了,但这个级别的芯片仍旧无法进入高端消费级科技产品市场。

随着积电公司和三星集团相继深刻14nm级芯片的量产制程工艺,这些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百亿级订单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产业的升级。

在消费级电子产品市场愈发火热的今天,谁抢占了更先进的制程工艺,谁就能独占全球每年千亿级的市场。

目前这个市场里主要的竞争对手,就只有积电和三星,其他的诸如英特尔,格芯,他们的芯片设计理念不如积电,也不如被梁伯嵩赋能过的三星,后续的竞争力已然不足。

根据国际尖端情报社传来的消息,英特尔已无力突破10nm级芯片的量产工艺制程。

即便是光之国的芯片巨头格芯,也坦言7nm是人类芯片进展中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因为越是微观当中发展,芯片的电路就会发生“隧穿效应”,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类科技就无法继续提升芯片的算力。

虽然后来积电和三星都发展出了5nm,甚至3nm级的芯片,但那只是命名上的文字游戏,实际上国际上的尖端芯片只不过是在原本的设计思路上叠BUFF,通过量的提升来提升芯片的性能,从而使芯片性能达到预想中“5nm”或者“3nm”级的性能。

也就说,14nm级的芯片,绝对是人类芯片领域内比较高端的产品了。

继续往下发展的10nm或者7nm虽然会有芯片性能上的提升,但它对国运的影响其实已经不是很大了。

因为14nm级的芯片已经完全可以胜任全领域的应用了,继续往下发展,不过是为了用提升而来的性能抢占消费级的市场。

这也是未来的经济斗法中,北方的邻居不会被光之国芯片制裁的根本原因。

而东大会被影响,是因为东大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跟光之国强行相关了。

现在。

促成东大和光之国强想干的那一群人里比较有话语权的人,正聚集在大海市的一处公馆里。

载先生说的没错,这群人确实要比载先生那边更加的着急。

如果从微光国际内部传出的消息是真的,完全属实的话,那就意味着往后国内的芯片生意,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被微光国际那边抢走。

最要命的是,这部分芯片生意,还不止是民用消费级电子产品的市场,而是国内很多官方以及下属的单位,他们用的很多产品都会迅速朝微光国际靠拢,短时间内为微光国际带来相当可观的利润。

芯片制造本就是暴利,如果加上东大所有单位的鼎力支持,那么国内的高新科技生态将会迎来一次巨大的变动。

如果关键的高新科技领域全部国产化,他们这群促成国际贸易交易的人,又将如何自处?

所以这群人聚集在大海市共商对策。

而这群人中的主要领头人,是一位“柳先生”。

似乎是心有灵犀般,当载先生在京城把自己的亲族和身边的人喊到一起商量事情的时候,柳先生也把自己这边的人喊起来,商量对策了。

这位柳先生四十多岁,鼻若悬胆,冷着脸的时候看着格外的威严。

在一众穿西装打领带看起来精英范儿十足的商界人群里,柳先生却穿着简约的衣衫,黑色且显老气的夹克上一些地方都已经被洗变形了。

如果不说,旁人肯定想不到这位竟然竟然是如今消费级高新科技电子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的接班人。

因为前面公馆内众人已经就上南吕尧的问题大致聊完了。

所以这会儿大家都在沉默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