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喊来通讯兵,将电报递过去:“给第十四集团军司令部发报。”
通讯兵:“是!”
会闹的孩子有糖吃,打了大胜仗还捂在手里什么也不说,岂不是亏大了。
阎老西不好说。
但依照卫立煌的秉性,凭借摧毁日军机场的战功,最起码的军援补给是少不了。
在这一点上,卫立煌就要比阎老西和常凯申等大军阀要强太多了。
目前的中国军队形势很复杂。
常凯申想要借着抗战的名义,清除掉所谓的杂牌军。
受制于此。
那些所谓的杂牌军将领,一面感受到国家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想要扶大厦于将倾,和日军决一死战。
一面又顾虑在部队折损严重后,非但得不到中央的军械兵员补充。
还要被怒斥作战不力,沦落到降职查办的地步,甚至到最后无以谋生,或者被直接军法处置。
抱着如此沉重惶恐的心情,能打好仗就怪了。
阎老西也是一路货色,只不过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
王奉转过头:“各部队收整军备,四个小时后开拔忻口!”
“把国崎登的尸体带上。”
谢尔盖点点头:“是!”
国崎登失血严重,内脏又遭受到了严重破坏,肯定是活不下去了。
好在王奉喊来一名随军记者,拍下多组国崎登生前拼命挣扎的照片。
如此一来,国崎登便算不得阵亡,而是被暂一旅生擒。
看似都差不多,其中的意义可差了十万八千里。
反攻战过后,卫立煌收缩了防御阵线,不再主动出击。
板垣征四郎在承受巨大损失后,也延缓了进攻态势。
双方不约而同停止了战斗,整个忻口一线平静的和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后方却炸开了锅。
“第十四集团军重创日军第9旅团,歼敌三千有余!”
“大捷,忻口大捷!”
“真的吗!快给我看看!”
各大城市的接头,百姓开始哄抢今日售卖的报纸。
“我就说,日本区区一弹丸小国,怎么可能亡我中华!”
“歼敌四千,比不上之前的平型关大捷,但也是难得一见的大胜了!”
“等等!”
“快看这个!”
“什么?”
“暂一旅长驱直入,抢夺忻口地区关键高地,在反击作战中突袭第9旅团指挥部,活.活捉日军中将,旅馆长国崎登!”
“不是,我没看错吧!”
诵读报纸的人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报纸上的消息。
但一旁配的图片,又打消了百姓们的疑惑。
在拍摄照片时,王奉特意撤下国崎登的中将领章,刻意摆在镜头前展示。
百姓认不得国崎登长什么样子,但实打实的日军中将领章摆在那,令人不得不信啊!
“又是暂一旅!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百姓们回想起多日前的平型关大捷战报,一时间王奉,暂一旅等字眼,成了百姓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吹牛逼,当初暂一旅来我们家征兵,王长官的书信亲自送到我手里,你猜最后咋样?”
“最后我没去!”
“你快别吹嘞,人家是山西的部队,和你有什么关系.”
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此事,捷报也传到了南京军事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