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南北打通

“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陇海线上,掩护友军突围!”

王奉眉头皱得更紧:“朝令夕改!”

“徐州方面不是有五十个师吗?一个能派出来的都没有?”

赵方远双手一摊:“电报中说,徐州方面抽调不出多余兵力了,围攻五战区的第二批日军于昨日抵达。”

“光是徐州北面,就聚集了四个师团,分别是第5,103,105,114师团。”

“苏北地区,除了原本的第101师团外,又增加了第17,118师团。”

“同时,南线日军第107师团抵达滁州”

一旁几名技术兵根据信息,正在绘制最新的作战地图。

王奉目光扫了一眼。

六路大军浩浩荡荡,排山倒海般涌向徐州。

“友军的作战部署如何?”

赵方远:“陇海铁路被破坏后,战区长官部调整了撤退方案,将突围方向定在徐州西南面,向豫南,皖北等地转移!”

“在下看来,日军虽有三十万之众,但作战区域过大,战线过长,根本不可能将包围圈做到严丝合缝,突围一事难度并不大!”

王奉笑了笑:“鬼子的五个半师团都在朝陇海线上奔,漏洞肯定大,这种情况下要是再撤不出去,那才是见了鬼了。”

“二纵目前在哪里?”

赵方远:“部队出了山西,即将进抵濮阳!”

王奉点了点头:“我要改变作战目标,先放第十四师团一马!”

赵方远皱眉:“长官.这?”

“放过第十四师团?”

王奉目光盯着作战地图,心中打好了腹稿:“赵方远,你记一下!”

“我做如下部署调整。”

“二纵围困濮阳,五纵留在原地,强化兰封防线,其余部队向东转移,四纵,六纵进抵砀山,与日军第十六师团展开决战,七纵,八纵前往永城,阻击第三,九师团。”

“一纵做总预备队。”

“将炮纵和指挥所转移到砀山西南,我要前往一线,亲自指挥战斗!”

王奉话音刚落,赵方远合上笔记本:“长官,都记好了!”

王奉抿了一口热茶:“如果计划顺利,歼灭第十六师团后,六纵向东进发,阻击关东军混成旅团,以及第十师团。”

“四纵联合一纵,向西北方向转进,抄了第十四师团的后路,再联合五纵及友军部队,对其进行彻底围歼!”

战局瞬息万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日军第二批援军抵达,彻底打乱了重庆方面和他的作战规划。

但并不要紧。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此战他不光要阻击日军,还要收复濮阳,长治间数千平方公里的沃野。

赵方远点了点:“是!”

——————

第71军。

高地上,宋希濂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向身旁的副官:“放眼当下的国军,除委座嫡系外,能装备十五生重炮的部队,恐怕只有这一支了吧。”

副官连连点头:“如果卑职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日制九六式榴弹炮,那边还有105毫米口径的九一式榴弹炮!”

宋希濂拿起望远镜,顺着副官手指的方向看去,心生羡慕。

第71军在淞沪会战时期编成,称得上“嫡系”二字。

可即便如此,也只能用几门75毫米火炮来撑门面,弹药储备量还较为稀缺,打一发少一发,平时只能省着点用。

“看来我这个学弟,军事造诣当真惊为天人!”宋希濂忍不住赞叹,“这么多门重炮,国军中恐怕仅此一家了。”

作为黄埔一期生,他确实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但确实打心底里佩服王奉。

副官在一旁迎合:“王长官自山西抗战便崭露头角,至今还无一败绩,真乃天人也!”

“但据卑职所闻,此军在作战时异常勇猛,战后瓜分补给,也一如秋风扫落叶,与其并肩战斗的兄弟部队,连一口汤都喝不上。”

宋希濂挥挥手:“人之常情,倘若换做是你,能从日军手里抢来这么多重炮吗?”

副官尬笑一声,沉默不语。

宋希濂:“部队行进到哪了?咱们只是借道,不能总在人家地盘上赖着。”

副官敬了个礼:“我去催促一下!”

宋希濂点了点头,随后跟着走下了高地。

过了一会儿,副官匆匆跑来。

“长官,前面有一段铁轨被炸毁了,部队恐怕要徒步前往商丘。”

宋希濂皱眉,心中有些不悦:“被炸毁了?”

“什么时候的事?”

副官:“大概在昨天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