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宴会,第二次会面

又过了细许久,一队人马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尽头。

狂风迎面吹来,众人耳边隐约响起了军旗的猎猎声,和急促的马蹄声。

“是王长官!”

“看!那骑白马的就是王长官!”

伴随着队伍的出现,人群立马骚动起来,众人纷纷议论,学生们打出彩旗,拼命地吆喝着。

在场甚至还有一些外国武官,见到王奉的身影后,也瞪大了眼睛,想要往前挤一挤。

陈诚看了眼周围:“好大的排场啊!”

“这也是委座的意思?”

何应钦:“和武汉是一个道理,那些外国人就喜欢这样的氛围,我们长期抗战,离不开西方,斯大林的红色主义毕竟靠不住,为了汉口作战,委座能容得了八路军,天下还有什么人,什么事不能容吗?”

陈诚点点头。

身为武汉卫戍司令,他比谁都清楚武汉抗战的重要性。

武汉抗战若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恐怕中国真的要亡了。

也没有再谈攘外安内的机会了。

林森抚了抚斑白的长髯: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好一个少年意气啊!”

“我民国有如此少年将领,何愁日寇不灭?”

“哈哈哈哈!”

林森眯着眼睛,看向远处坐在白马上的王奉,眼神中的欣赏根本隐藏不住。

何应钦理了理礼服,准备上前迎接。

常凯申不在,他作为参谋长,接替了主要的接待工作。

陈诚大步上前,紧随其后。

——————————

“驾!”

王奉勒紧马缰,面容肃穆,目光平视前方,策马行至众人面前。

白马发出阵阵嘶鸣,似乎是在炫耀自己一般。

张虎跟在后面:“长官,前面就是迎接的队伍!”

王奉:“下马吧,人家做足了礼数,咱们也得重视一下。”

张虎点点头:“是!”

说罢,二人停稳,跳下马匹。

身后的士兵扛着步枪,脚步轻快,脸上也有一丝激动的神色。

在没参军之前,这些士兵普遍都是庄稼汉,对老一辈人口中的大城市颇有向往,更何况现在的山城可是首都。

谁都想来看一眼。

这天子脚下,到底是一副怎样的光景。

不过从沿途的情况来看。

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如长治繁华。

两拨人马对向而行,终于再碰到了一起。

王奉脚跟合拢,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何参谋长,林主席!”

林森一把年纪了,在众人面前丝毫没有一点倚老卖老的架子,上前一把抓住王奉的双手:

“王长官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何应钦站在身后,丝毫不在意这种“喧宾夺主”的行为。

毕竟在名义权力上,林森才是国家元首,在国际上代表整个中华民国的人。

只不过是没有军权,一直处于被架空的尴尬处境而已。

王奉笑着回应:“王某并不辛苦,真正辛苦的,是这些随行的士兵们,毕竟我还有马骑,有车坐,而跟着我的这些士兵,可都是靠着双脚走了几百公里。”

从长治到山城,上千公里都有了,但途中乘过火车军列,还走了一段水路。

若是全靠双脚。

估计等日军打进了武汉三镇,自己也到不了山城。

林森扶了扶花镜,嘴唇颤动,想要出言犒赏一下军队,却又无能为力。

毕竟军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常凯申手里。

见场面有些尴尬,何应钦立马走上前,接过了话头:“王长官一路舟车劳顿,城内委员长已经摆好了欢迎宴席,为众将士们接风洗尘!”

王奉皱眉,瞟了眼一旁媒体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再往远了些,还看到了一群西方面孔的外国军官,心中无奈,虽然对这种场面无感,但还是要配合着把形式走下去。

“那就有劳何参谋长带路了。”

何应钦笑了笑:“这个先不急,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武汉卫戍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陈辞修!”

说着,他侧过身,指了指身后。

王奉敬了个礼。

陈诚笑了走过来,上下打量一眼,眼神愈发的满意。

仪表堂堂,意气风发,果真是少年英才!

谁说我国军中没有栋梁之才!

只可惜.是个地方军头

陈诚伸手:“王长官,久仰大名!”

王奉握了上去

何应钦又介绍了几人,都是在国府中央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或许是因为常凯申不在场的原因,气氛并没有王奉预想之中的剑拔弩张。

甚至还有一点和谐。

几名核心将领互相吹嘘完之后,一堆媒体记者涌了上来,王奉被挤在人群中,想要回答记者问题,却根本说不过来。

太嘈杂了!

好在何应钦领来的宪兵队及时救场,稳住了局面,王奉也得以从中脱身。

一套形式流程走完之后,众人走进城内。

——————————

两个小时后,王奉走进巨大的宴会厅内,刚一进门,就顿时愣了一下。

璀璨的水晶吊灯,松软的波斯地毯,餐盘上的山珍海味,恢弘大气的西方交响乐。

眼前的奢华,不禁令王奉有些恍惚。

这还是1938年吗?

这还是抗战时期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句诗此刻在王奉的脑海里具象化了。

何应钦笑着迎上来:“王长官,你终于来了!”

在他们身后,还跟了一群国民政府高官,有些人王奉在城外的迎接队伍中见过,但大部分都是生面孔。

“王长官我与您神交已久啊!”

“久仰大名!”

“王长官,有空来寒舍坐坐!”

刹那间,王奉成了全场的焦点人物。

这场宴会,本身也是为了他摆设的。

张虎横在王奉身前,硬生生在人团里开辟了一块空地。

何应钦笑了笑:“你们慢慢来,这么多人围着,人家王长官怎么能反应的过来?”

在场高官讪讪一笑:

“何参谋长说的在理!”

“是我们冒昧了!”

“.”

一些官员很有眼力见,知道自己的级别在人群中排不上号,踮起脚尖看了两眼后,便退到了一旁。

留在王奉眼前的人,顿时少了一大半。

最先走上来的是孔祥熙,他摇晃着高脚杯,里面装了些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