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石先生的名声远传,村内见闻

刘巧儿随即开口解释道。

“那我明白了。”

陈玉书这才了然点头,脸上多了一丝笑容。

从这点上看,刘巧儿虽然也有些怪村里人对她家的看法,但心地还是很善良的,也不会愿意北焦村里重新聚集的不多的‘灵’,再次消散。

“玉书回来了!”

“是玉书啊,这可好长时间没见了,只听说你被你们家掌柜赏识了,跟在他身边做事?”

“什么叫跟在他身边做事?

我们家玉书,那可是拜了那掌柜为师的,可了不得了。”

“对对对,是拜师了。

就是不知道跟着学了什么本事?”

“不过,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可听说,在外面当学徒的,那这孩子,就几乎是送人家了,在别人家当牛做马的,没个三五年都出不了师,也回不了家。

玉书啊,你该不是被赶回来了吧?”

……

村口上,从来不缺一些村里的老人妇女。

特别是清早傍晚的,都会坐在一起闲聊,扯皮子。

这突然见到陈玉书,一个个都好奇了起来。

至于同样才从村口路过的刘巧儿,却没谁看上一眼,就算见到了,也只是皱了皱眉,并不理会。

“那没有。

是师傅给我放了假,回来过年的。”

陈玉书解释道。

“还能放回来过年?

我可听说,隔壁村的王头家孩子,也在你们药铺当了两年学徒,都没回家过一次。”

有人质疑道。

“那能一样吗?

我们玉书可是被他们掌柜收了徒的,前途无量,你看看这牛板车上……”

他们自然也注意到了陈玉书的牛车上那成堆的东西,一个个都忍不住将目光瞪圆。

上好的坯布,绸缎,还有那半扇猪肉,羊牛肉……

关键是那一头老牛,身形健壮,一看就是个好劳力。

陈玉书见状,连忙说道:“谢谢叔叔婶婶们的关心了,这好长时间没回家了,我先回家见了父母再说。”

说着,连忙一牵牛绳,连忙往陈家走去。

路途中,他看了眼村口不远的那个祖宗庙,样子还是那个样子,但他此时的目光看去,明显能够看出,其很‘空’。

有一种余荫不足,难以支撑的迹象。

“十年积累。

这祖宗庙的‘灵’,确实太少了。”

陈玉书嘀咕着。

但这灵的积累,需要漫长岁月的积累,急也急不来。

因为每一个‘灵’的增加,都预示着村里,有人死了。

十年间,这祖宗庙里才多了七个‘灵’,岂不显得空荡荡的?

另外,陈玉书以望气术一扫,也看出了在这祖宗庙里,还有一层浓郁的黑雾,那黑雾弥散,几乎将祖宗庙整个笼罩了。

也令得祖宗庙里那些‘灵’,只能站在角落一边,瑟瑟发抖,根本不敢靠近到中间位置。

“那黑雾,应该就是十年前被封印在祖宗庙的那只邪灵的气息了。

没想到气息都已经外泄的这么严重了。

也难怪要尽快处理。

不然剩下的这七个灵,没了生存空间也要被灭。”

陈玉书微微皱了皱眉头,也没有轻举妄动。

“玉书你回来了。”

恰在这时,隔着老远,他就注意到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妇人走了过来。

正是他的母亲,赵荷花。

而在赵荷花身后不远,则是一个略有些高大的汉子,正是他父亲,陈百河。

“你这回来了,也不知道提前通知一下。

今天大集,你爹本来还寻思着去镇上问一下,只是刚好早上我肚子疼,这才没去。”

赵荷花说着话,就快步走到了陈玉书面前,仔细打量着,口中不住的说道:“这身子,结实了,也高了,壮了……”

“爹,娘。”

陈玉书也连应着,看了眼母亲的肚子,以他的眼光看去,估摸着已经有五六个月了。

也就是说,其实这个孩子,在他出村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

只是当时并没有显怀而已。

“回来了就好。”

陈百河见到他,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然后目光很快就落在了他那欠着的牛车上,好奇的问道:“你这……””

“对了,这是我这次回来采买的一些年货,也不知道够不够。

因为东西比较多,不好搬运,所以我就顺便买了这辆牛车。”

陈玉书连忙解释道。

“这牛,不便宜吧。

而且这么多东西……”

陈百河忙问道。

“没多少。

我现在,有钱。”

陈玉书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对,咱儿子有钱。”

赵荷花也跟着一脸骄傲,但正说着,突然一捂肚子,哎哟一声,整个身子都差点蹲了下来,幸亏一旁的陈百河拉着,并一脸紧张的问道:“怎么了,肚子又开始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