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回沪

随后,大家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饭。

杨慧趁机说道:“秀英也怀孕了,你说要不要喊回来在沪市生,这里条件也好些!”

陈光良说道:“这个让他们夫妻自行决定,我们就不掺和了。香港虽然条件差点,但光聪他们在那边也不会吃苦的。”

有钱,又能吃什么苦。

陈光聪目前在香港那家航运公司工作,也就是拥有两艘5000吨的次新船,这已经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航运企业了;事实上,哪怕一艘5000吨的船,也是很大的航运企业。

陈光良是希望,陈光聪、杨秀英夫妇尽快适应香港的生活,逐渐‘本土化’。

杨慧闻言,也不在发表意见,虽然心痛二儿子和秀英,但她明白,当大哥的是在培养弟弟。

“你们也得抓紧再要个孩子了”

“妈,还有文杰在”

杨慧连忙哄着乖孙子,将话题扯开。

翌日,陈光良带着严人美来到平安银行大厦,妻子已经是平安银行的董事,在平安银行大厦有自己的专属办公室。

这个年代的沪市,思想已经十分开放,女子当权也不是没有。例如哈同死后,他的混血妻子就继承了财产,仅财产税就是1700万大洋,还是贷款支付的。

陈光良也是希望,一旦他不在,严人美可以支撑这个家,故一直是在培养她的商业才能。

“老板”

夏高翔、叶熙明第一时间来到办公室,准备汇报工作。

“嗯,等会在的高层,我们一起开个会,大家讨论讨论最近的形式,以及平安银行后续的发展。”

“好的,我们去准备一下”

两人马上又离开,心知沪市发生的一切,瞒不过老板的,估计不是老板消息灵通,而是老板已经算到这一切。

上午十点。

陈光良在平安银行的会议室,和一众高级职员开了个会议。

“说说吧,目前是个什么情况!”

大概知道,不简单具体知道。

夏高翔马上坐直身体的说道:

“取钱,整个华夏都缺白银,特别是华夏,流出太多的白银。特别是沪市的钱业公会,已经坚持不住了。最近银行公会、钱业公会正在磋商,联合商请中泱、中G、交通三银行向各会员银行钱庄提供抵押借款,预计商定借款总额为1000万元。”

“利息方面,钱庄收取的利息从每年6%上升到16%以上,在沪市已几近到了无论出多大的利息也借不到钱的地步。”

叶熙明补充道:“虽然我们的存款比较充裕,但因为担心未知的风险,一直坚持收紧银根的政策。”

平安银行的现金流确实充足,但在如此高的拆息、贷款利息下,也不得不收紧银根,拒绝很多的借款。

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老板还要预防着南鲸方面的过河拆桥、趁火打劫。

平安银行已经成长为拥有2600万存款、贷款860万、资产值450万的一家大型优质企业。

这就足以让南鲸政府心动,将之视为一个优质资产,来收拢国有。

具体操作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放出谣言,然后让平安银行挤提,一旦平安银行不能应对挤提,那么你资产额就是‘正’的,南鲸政府也可以顺势注资收购。

存款需要拿出去放贷,而贷款又不是短时间可以收回,如果挤提发生,能又几个银行罩得住呢?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平安银行的存贷比仅33%左右,是非常低的;更何况,陈光良家族就有900万多的存款,再加上工商界的朋友存款,所以是完全不会有问题的。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明年上半年,大家的日子更难,所以我们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对了,锦兴营业公司的那笔贷款,有没有问题?”

叶熙明连忙说道:“老板,锦兴营业公司破产了,孙春生欠三十多家钱庄两百多万,现在大家正在逼债。我们平安银行也将抵押在霞飞路的五十幢洋房,进行处置。现在的问题是,那五十幢洋房未必值180万,所以后续要等法院进行审理!”

陈光良愕然,孙春生居然连今年都没有坚持过去。

不过想想也正常,钱庄现在缺钱,自然要比孙春生还债,只要有一笔还不上,那么所有债主都会紧张,然后一哄而上。

而且,由于白银外流,经济开始萧条,那么租客也会减少,租界的房源也开始大规模的空置起来。

陈光良思索一下后,说道:“事情需要解决,那五十幢洋房我们还是给锦兴至少估值180万以上,这样有利于破产处置。”

大家都退让一下!

叶熙明点点头,说道:“好”

接下来,陈光良马上说道:“趁着这次机会,我们组建自己的地产信托部,明年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要投资物业。”

哪怕是收购霞飞路的五十幢高档洋房花费200万大洋(含税),平安银行的三处物业(另外两处是沪市、香港的总部大厦),也就400万的物业资产,但实际上都是平安银行的自有资金。

而陈光良的想法是,要将一小部份存款,转变成物业来收租,这样有利于银行收入和健康发展。

“好”

此时,平安银行的一众高层才明白——又老板的未雨绸缪,才是平安银行发展到如今的最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