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为了小墨斗,难道我还要去学打铁吗

隔壁实验室里,来这儿实习(×)蹭仪器(√)的师弟师妹又换了一批,只要谈好报酬,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帮忙做出结果……

当然,沈乐自己,也是要下场做一部分实验的。一是为了和师弟师妹们混个脸熟,二是要保持自己手熟。

第三么,有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也不一定非要压榨别人的劳动力。比如说,鉴定这块木头到底是什么种类:

“松木、松木、这块我看着也像松木,这块应该是樟木,樟木,杉木,咦?”

沈乐对木头,特别是对常见的木头,还是有辨认心得的。

松木,樟木,杉木,甚至包括楠木和常见红木,看看木料颜色、纹理,测一下密度,差不多都能认出来。

实在不行,做个切片,显微镜下看一眼细胞,也能认个八九不离十——

没办法,做古建筑修复的,总要尽量搞明白这些梁柱椽桁,到底是什么材料,尽量用同种材料补配。

每一样都送到实验室去检测,这效率也太低了,老板不会允许的!

所以,这彩船上的大部分木头,沈乐扫一眼都认得。做艏楼和艉楼用的是杉木,做甲板用的是松木,大概率还是福建的马尾松;

做桅座、做舵杆,用的是樟木,这也并不意外,樟木材质硬实,不易腐烂,能够承重;

但是,有几块木头,他怎么感觉不太认识?

不但不认识,而且切都切不动。小墨斗指挥着锯子上去切了一轮,回来很是抱怨:

【沈乐,这木头也太重了,我的锯子都要切卷边了。回头给我弄块铁打打?加固一下?】

呃……

难道我还要去学打铁?

或者干脆请教合金大佬,让他帮忙给锯子们加固?

沈乐一时无措。他只好摸摸小墨斗:

“好的好的,回头我想办法。那现在呢?是换根新锯条,还是买一把全新的电锯,你对付着用一用,看看能不能控制电锯?”

【电锯吧。】小墨斗沉默了好一会儿,就地转了个圈:

【我以前不行,控制不了它们。可我现在强多了!我想尝试一下!没准,没准就能做到呢!】

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沈乐点开淘宝,飞快下单,买了一套最好的木工工具。

德国货,一把电钻就好好几千,一整套工具超过六位数,号称一个木工可以从入行用到退休,然后一套传三代,人死工具还在的那种。

然后,硬锯下来的木头,要做成标本放到显微镜下,就还有别的办法:

先丢水里煮,排除木料里面的空气。

甘油和70%乙醇混合液,按1:1配比,把切下来的木头样品放进去浸泡。

然后,放进烘箱,在60~70°C条件下软化,软化一段时间,捞出来,用刀片尝试切削;

感觉还不够软,继续软化,再捞出来切……

来回折腾,反复折腾。沈乐折腾得满头是汗,才把所有认不出的木头,全部切出横切、径切和弦切三个面的薄片。

5%酒精染色,脱水处理,用二甲苯进行透明处理,置于载玻片上,加中性树胶封固,制作成永久切片……

然后,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做好标记,打成文件包——

“师兄!靠你们了!”

专业的事情果然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文件包发过去,没几天,反馈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