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绿皮狂潮

“这是用闪闪小子召唤出来的帕鲁星炬?”

“是的,大大,如您所见,俺和帕二德召集了五千名闪闪小子,把它们分成五组,每组一千人,分别对应一个帕鲁星炬。这些星炬的灵能光芒强度,远不及虾米的星炬,但这种以数量而非质量取胜的做法,才是星炬的正确用法。”

帕德毕恭毕敬地说道:

“您现在看到的这五个帕鲁星炬,就是帕鲁网道的‘龙门架’。它们的外观和形态,与真正意义上的‘龙门架’相去甚远,用途却是一样的。请看俺们的演示。”

帕二德按下数据板的按钮。

全息画面上的工程船,在亚空间内放置一个四四方方的容器。

这东西用单晶体板拼合而成,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类似于单一的网道空间。

为了方便称呼,帕二德给此物打上了一个标签,命名为“单晶体舱”。

先前的实验表明,单晶体舱不会被混乱的亚空间能量影响,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这意味着,即便把它找个角落随便丢下,过了一百年再回来看它,它依旧待在原地。

很大程度上来说,单晶体舱可以用来打造亚空间信标。

帕德在亚空间内竖起的五个帕鲁星炬,就以单晶体舱作为基座。

底座之上,那是一个比较简易的灵能加速筒体,内部摆放闪闪小子,通过一层层的加速加压,使得帕鲁阴影能够以光柱的形式散射出去。

这一光柱,相当于一块磁铁。

当它落在单晶体舱上,与舱内的另一块“磁铁”互相吸引的时候,神奇的地方就出现了。

单晶体舱动了!

由于“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单晶体舱被内部的“磁铁”推动,以远远超过常规亚空间航行的速度靠近帕鲁星炬。

它抵达第一个目的地后,又被另一个星炬的光芒吸引,飞速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

五个帕鲁星炬轮回吸引单晶体舱,完美地完成第一圈。

帕二德按下按钮。

工程船连续投放四个单晶体舱,前后一共五个单晶体舱,在五个帕鲁星炬之间循环往复地移动,丝滑流畅。

帕二德再度按下按钮。

工程船在五个帕鲁星炬围成的空间中央,一口气投放一百个单晶体舱,形成了一个单晶体舱矩阵,好似码头上整齐摆放的集装箱堆。

这还没完。

工程船环绕单晶体舱矩阵360度飞行,在矩阵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放置一排帕鲁星炬。

帕鲁星炬环绕单晶体舱矩阵形成一个松散的立方体边框架构,互相配合着转移矩阵中的单晶体舱,场面令人眼花缭乱,却没有丝毫的卡顿和冲突,浑然天成。

最神奇的是,充足“龙门架”的帕鲁星炬本身,也可以被其它帕鲁星炬转移,其过程与单晶体舱的转移类似,都依靠星炬之间的吸引力。

那么,问题来了,这股吸引力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很简单。

把闪闪小子的脑袋劈成两半,左右脑分开摆放,二者之间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灵能与量子层面的吸引力。

放在现实宇宙里,这样的脑子可以用来制作吼叫盒子。

放在亚空间里,它们就是“龙门架”和单晶体舱的吸力源泉。

经过帕德和帕二德的演示,现场众人不明觉厉,隐隐弄懂了什么叫做“跨节点全对全通信技术”。

不过,李诺有个小疑问:

“帕德,帕二德,俺能理解这门技术的理念,但有个问题。单晶体舱在帕鲁星炬之间转移,看上去比常规的亚空间航行更快,但俺总感觉这种转移方式依旧是亚空间航行,不像网道那么便捷,毕竟单晶体舱的转移,也要耗费不少时间,对吧?”

“大大,您说的没错,接下来俺和帕二德将为各位揭晓,网道最关键的秘密。”

帕德欠了欠身,环视一圈说道:

“想必大家都有注意到了一个现象。俺们从一个地处银河系最西边的网道节点出发,穿过几扇网道大门后,俺们就能抵达银河系的最东边。这种只穿过几扇门就横跨银河系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呢?请各位看这里。帕二德,把视角切到单晶体舱内部。”

“好嘞。”

全息画面转变,从饱览单晶体舱矩阵,来到某个单晶体内部。

这里有一个通往现实宇宙的亚空间出口。

刚一瞧见这出口,李诺恍然大悟,甚至生出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对对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