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下次她想骗人了,就说自己看上去十几岁,实际上已经一百多岁了。
“你那梦里,有这样一位高人吗?”赵时晴看向萧真,却见萧真双眉微蹙,似乎在回想什么。
她没有追问,叫上大伙一起找地方吃饭。
衍城实在是太热了,他们找了几家,才找到一家有冰的酒楼。
一问才知,现在城里已经买不到冰了,而这唯一一家有冰的酒楼,是因为自己有冰窖,现在用的是冬日里存下的冰。
沈望星感慨:“我看过一本话本子,书里的女子是来自虚无之地,不但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而且还会制冰,可惜书中未写那冰是如何制出来的,否则咱们倒是可以在衍城开家卖冰的铺子,定能赚得盆满钵溢。”
自从改名换姓,沈望星便把科举二字扔到九霄云外,不看四书五经,改看话本子,据说,他还计划写话本子,平日里说话,更是三句不离话本子。
除了沈观月没人理他。
沈观月:“真的可以制冰?等这件事办完,咱们好好研究研究。”
沈望星感动不已,观月望星,咱们是天底下第一好。
好说歹说,众人在这家酒楼包下了五个雅间,男四间,女一间。
什么客栈,客栈里又没有冰,这么热的天气,他们宁可在雅间里打地铺,也不去睡客栈里的床。
每个雅间里的桌子上都摆了冰山,小二又送来了扇子,凉快是真凉快,贵也是真贵。
但是,和热得睡不着觉外带中暑相比,多花银子也是值得的。
不过后半夜冰山融化,众人还是热醒了,又让小二送了一次冰,这才一觉睡到天明。
早上,众人用了早食,一夜未见,赵时晴察觉到萧真似是有话要对她说,便对大家说道:“大家去准备路上的吃食,半个时辰后咱们在这里碰头。”
这也是一路上不成文的规矩,各自准备各自在路上带的吃食,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比如泥鳅,他喜欢大馒头夹肉,赵时晴和秀秀凌波,却喜欢甜食。
行路本就辛苦,如果吃得不合口味,那就更辛苦了。
凌波察言观色,拉着秀秀一起去买点心,萧真和赵时晴一起走出铺子,大壮带着几个护卫远远跟在后面。
出了铺子,赵时晴问道:“你是想起什么了吗?”
昨天她问起曹仙子时,萧真若有所思,赵时晴怀疑他定然是想到什么了。
萧真点点头:“我昨天一时没有想起来,是因为在梦里,我没有亲眼见过这个人,更没有打过交道,甚至也没有听到过曹仙子这三个字。
更重要的是,我虽然去童州时也曾途经衍州府,但当时已经大乱,衍州城外都是灾民,知府担心民乱,城门紧闭,不让灾民进城,因此,我并不知道衍州府里发生的事。
但是在这场灾祸之中,确实出现过一名坤道。
据说还是衍州知府派人护送到童州的,她到童州后便带着弟子们赶赴河岸,那夜河坝再次被冲塌,她和她的弟子们全部被卷入洪流之中,不知所踪,同时被洪水卷走的,除了没有来得及撤走的百姓,还有杨胜秋。
后来洪水退去,有人便说是她和众弟子以身正道,感动上苍,这才退去洪水,还童州安宁。
这个传言越传越烈,后来还为她建了仙子祠。
其实洪水退去,是在他们被洪水卷走多日之后的事,当地会有这种传言,多半是官府为了安抚人心故意为之,令百姓生出敬畏之心,不敢聚众挑衅。”
前世杨胜秋不叫杨胜秋,他只是工部的一个小小官员,死了也就死了,不会令人生疑。
然而这一世,他成了杨胜秋,又有了哀帝后人身份的加持,无论萧真还是赵时晴,全都认为,前世他的死并不寻常,十有八九,他并没有死,而是借死远遁。
赵时晴忽发奇想:“山门虽然早已不是以前的山门,长房也没有人了,但是嫡长就是嫡长,你说山门之中,会不会还有人默默寻找长房后人?那个什么仙子和她的徒弟,之所以会到童州,并不是为了开坛作法,而是为了杨胜秋而来,他们是来接杨胜秋的。
可惜不知道他们把杨胜秋接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