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抄虚症的医案,才耽误了点时间,是在办正事,”
“你自己一天到晚地迟到,咱都还没好好跟你算呢?”
“等咱回去洪武朝,”
“会好好教导年轻时候的你,注意守时。”
说完,
他也不理会一脸忌惮的朱棣,
从袖中拿出医案稿纸,递给朱常洛道,“你把这份洪武朝太医整理出来的虚症医案拿回去,给你泰昌朝的太医好好参阅,”
“争取早日痊愈。”
“多谢太祖爷,”朱常洛上前恭敬地接过医案,简单扫视一眼放入袖中,“待臣孙回去就誊抄给他们好好看看。”
这些时日,朱常洛接受跨越百年时空的两朝太医的“联合”诊疗,
又远离女色,还有那些来历不明的丹药,
整个人的气色,肉眼可见地恢复正常起来,
虽然虚症尚未根治,但至少性命已经无忧。
待朱常洛回到队列中站好,朱元璋扫视众人一眼,“今日就有急事,又来晚了,长话短说,可有林豪的新记录?”
“没有的话,老四帮尔等处理政务,”
“咱先摆驾回宫。”
朱常洛下意识地想出列,把袖中的稿纸奉上,
但马上意识到自己身处偏殿里,
排前头的祖宗们还没发话,
哪有自己这个“孙皇帝”,主动表现的份?
朱棣这边没有耽搁,当即拱手一拜,“父皇,有一份相对可靠的记录,”
“儿臣等皆认为可以给您参详一下,”
“常洛,你把找到的记录,来呈上吧。”
朱常洛得了旨意,才拱手称是,出列上前将袖中的稿纸奉上。
“《太祖秘史之宴会中的误杀》?”朱元璋展开稿纸一看,顿时面色一沉,“这是哪门子的记录?”
“咱堂堂皇帝,竟然有人写了咱的秘史。”
朱常洛拱手拜道,“老祖宗容禀,”
“这份记录是臣孙的厂卫,从一个书香世家里找到的,他祖上是洪武朝的翰林,”
“这份文献的内容,是由您起居注删减掉的初稿内容,整编而成的。”
朱元璋闻言,脸色稍缓,
咱起居注的初稿内容,都是记得很详细琐碎,
需要经过精炼删减之后才会形成正稿的实录集。
而这份记录是因为记的都是原始内容,所以才写成“秘史”,
加之,由翰林整编的东西,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朱元璋继续往下翻读内容,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初一夜,”
“太祖皇帝设宫宴,筵请几名在京藩王,武勋、功勋将领等军界官员,左春坊大学士林豪也获邀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