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本汗欲绕行卢龙古道,南征大明!!

静!

在场众臣基本都弹劾过袁可立,就算没有弹劾,也对他深感怀疑。如今捷报奉上,所有人都被打脸了,除了御座上的、罢工不上朝的某昏君。

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子淡淡的尴尬气息,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说话。既然他们无话可说,那朱由检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之前都是这些大臣们蹬鼻子上眼,现在轮到他了。

朱由检忍住笑意,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古人云:‘疑者不用,用者不疑。’开战之前,朕已许辽东经略便宜行事之权,又怎能加以掣肘?若是听信了尔等言论,将袁卿撤职查办,何来今日之大捷?

朕亦知诸卿忧心国事,乃是出于好心。然正所谓‘在其位则谋其政’,我等高居于朝廷,距前线数百里,战事诡谲,瞬息万变,又岂是我等纸上谈兵便可操纵的?

朝廷应当做的,乃是制定大略,提供钱粮辎重、兵员补充,余者皆仰赖将士忠勇。诸卿要引以为戒,少些攻讦,多行实务啊!”

群臣看着皇帝的表演,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但他们还能怎么办,只能齐声喊道:“陛下圣明,臣等谨遵教诲!”

朱由检眯着眼睛看着这一幕,只觉得神清气爽。当然,小脾气耍一下就够了,今天还是要谈论正事的,东江移镇、调配援军、筑城,桩桩件件都是大事。

东江镇的范围本来就囊括了辽南地界,所谓移镇,移的是镇治,皮岛跟朝鲜是配套的。皮岛土地贫瘠,没办法屯田,粮食长期依赖朝廷和朝鲜国的补给。

此前毛文龙在朝鲜铁山一带屯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粮食空缺,朝鲜沦陷之后,皮岛粮食补给困难,但选择撤离的最根本原因是守不住了。

建奴如果从辽东进攻皮岛,那是鞭长莫及,但从朝鲜就很容易。去年阿敏攻皮岛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时虽然宣称大捷,但实际上皮岛的损失要比建奴更重,建奴死的都是些不值钱的朝鲜奴隶,本部真奴并没有死多少。

但将从皮岛搬迁到辽南,也并不是多么好的主意。辽南是很适合种地,但面临的问题是无险可守。辽南、辽东本就是一体的,边界线漫长,防守压力令人绝望,除非经年累月铸长城,不然根本就抵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