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分配端出问题(求月票)

“根据后汉书和晋书的记载,当时朝廷的触手可以伸到乡村。”

“从乡到村,有多达三四十名官吏进行管理。”

“每个村子都建有高墙,村民几时几刻出门耕作,几时几刻下工回家,都有严格的规定。”

“规定甚至详细到,下工回家必须要携带一捆柴火,否则就要被批评。”

“在农闲时节,村子还会将所有青壮集中起来,开挖公共水渠,修筑公共道路等。”

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敦煌文书的记载较为详细。

只是这年头敦煌莫高窟还没有被发现,马钰自然不能采用它的数据。

只能从后汉书和晋书寻找论据。

所幸,朱元璋和马皇后他们已经被前面的课给折服,并没有产生怀疑。

不过他们也有疑惑:

“你家长辈是如何确定这个比例是否健康的?”

马钰回道:“看粮食的人均产量。”

“汉朝时期,平均每个人一年可以生产两千一百五十斤粮食。”

“唐朝时期平均每个人一年可以产两千四百斤粮食。”

“而之前我们计算过,一个人一年需要消耗五百六十斤粮食。”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平均分配,每年的粮食总产量够天下人吃三到五年。”

“我家长辈就是根据这个数据,来推断人口和土地比例是否健康的。”

朱元璋和马皇后再次感到震惊,连这种数据都能统计的出来。

马钰背后家族的能量远比想象的要大的多,他们掌握的资料,也定然远超常人的想象。

如此强大的家族,竟然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亡了。

关键是那么多知识也跟着失传,实在让人惋惜。

还好,他们家族还传下来一根独苗。

虽然未能将家族学问学全,但至少也留下了一些影子。

而现在,他们却要靠着这些影子来治国。

一想到这些,夫妻俩就难受的想哭。

马钰不知道两人的想法,自顾自的说道:

“粮食产量如此高却还出现饥荒,大多数时候不是生产端出了问题,而是分配端出了问题。”

分配端?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都露出不解的表情。

这次马钰没有给他们单独解释,继续往下听,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谁是财富再分配的主体?朝廷。”

“朝廷通过税收,将部分财富收集在一起,维持国家的运转。”

“同时也可以通过赈济等方式,将部分粮食分配给活不下去的穷人。”

朱元璋三人恍然大悟,原来分配端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插话道:“土地兼并,世家大族做大,朝廷征不上来税,分配端就失灵了。”

“一旦分配端失效,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马钰颔首道:“是的,因为私有化的产生,财富兼并在所难免。”

“秦汉隋唐时期,兼并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口。”

“世家大族手里不只是掌握着土地,还掌握着大量的人口。”

“糜竺嫁妹的时候光陪嫁的奴仆就有三千,他还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商人。”

“那些世家大族,掌握的人口都是数以十万计。”

“振臂一呼,就能拉起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闻鸡起舞的祖逖想要北伐,却未能获得东晋朝廷的一兵一卒。”

“他还是从自己家族掌控的人口里,选拔了数千青壮组建军队,才开启的北伐事业。”

“汉末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正是靠着掌控的人口,才能左右国家局势。”

“南朝宋武帝刘裕深悉世家门阀的危害,掌权后就开始打压世家,提拔寒门士族。”

“世家对政治的影响力,开始降低。”

“之后的割据政权,也都会打击世家。”

“直到隋朝建立,隋文帝彻底剥夺了世家对人口的掌控,世家只剩下文化上的影响力。”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以前基层人口由朝廷和世家大族共同管理,管理成本也是两者均摊的。”

“现在所有人口都归朝廷管理,那么管理成本也就全部由朝廷负担。”

“管理这么庞大的人口,需要大量的官吏……”

“如此一环套一环,最后管理成本必然会超过收益,制度会随之崩溃。”

“唐太宗提前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并做出了调整。”

“他将县以下的官吏,如乡啬夫、游檄、里父老等等官职全部废除,只保留了常规的里长等职务。”

“大大的削减了管理成本,使这套制度没有崩溃。”

朱元璋眉头不自觉的皱起:“废除如此多的乡官吏,朝廷还如何管理百姓?”

马钰说道:“唐太宗废除县以下的官吏,其实是配合着均田制来做的。”

“均田制,是朝廷将土地分给百姓耕种。”

“只要地在那里,百姓就不会乱跑。”

“而且地分给了百姓,怎么耕种那都是百姓自己的事情。”

“唐太宗认为,朝廷不要事事都干涉,种地这种事情,百姓比朝廷懂。”

“而且百姓有了土地,会比任何人都努力,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监督。”

“只要委派一两个官吏,维持基本的行政运转,然后按时去收税就行了。”

朱元璋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才好。

马皇后却赞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唐太宗之法减少了对百姓的干扰,实乃仁君也。”

马钰颔首道:“是的,在均田制被破坏之前,唐太宗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

“但可惜,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百姓彻底失去了所有财富。”

“以前乡村官吏制度齐全,百姓失去土地遇到灾年,还能找他们求救。”

“乡官会想办法问朝廷要救济。”

“现在乡官全没了,遇到困难百姓们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以前世家多多少少也会救济自己掌控的百姓,毕竟那是他们的财产,饿死了损失的是自己。”

“但现在,世家只会兼并土地。”

“至于失去土地的百姓?饿死就饿死了,与我无关。”

朱元璋脸色含煞:“硕鼠,蠹虫。”

马钰耸耸肩,接着说道:“均田制崩溃以后,原本推行的租庸调制也无法适用。”

“朝廷几乎丧失了重新分配财富的能力。”

“于是就有了两税法。”

“只征人头税和田税,大大简化了征收的流程和难度,让朝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也让朝廷重新拥有了分配财富的能力。”

“两税法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制度,不但为大唐续命百年,也影响到了之后朝代的税制。”

说到这里,马钰忽然停了下来。

朱元璋三人知道,接下来他要说宋朝了。

而且之前马钰说过,秦汉隋唐可以看做一个时期,那么宋朝就是另一个全新的时期。

这个全新的时期是什么样的,又该如何解析呢?

他们内心充满了期待。

在三人期盼的目光下,马钰语气凝重的道:

“现在我们来说宋元,从人口和土地角度来看,它们也是一个时期。”

“甚至现在的大明,也在这个时期内。”

朱元璋身躯微微一抖,他猜到宋元和大明应该处在一个时期。

但得到马钰的证实,他内心还是一震。

“详细的给咱说说,这个时期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特点,又面临哪些问题。”

“讲清楚,不要有任何遗漏。”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