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无题

赐婚?

马皇后很是惊讶:“你不是说等两年吗?怎么改变主意了?”

朱元璋叹道:“再不想办法缓和关系,怕是你和孩子们都不认咱了。”

“你就哄我吧。”马皇后明知他说的是鬼话,可心里还是很高兴。

随即关切的道:“王保保那边怎么办?”

朱元璋就将马钰和朱樉的分析,以及离间计说了一遍:

“咱仔细想了想,确实如马钰所言,王保保现在就是丧家之犬。”

“已经不值得咱花那么多心思去拉拢了,就让樉儿去试一下他的离间计吧。”

马皇后并不看好此策:“虽然王保保割据一方,然当此亡国之际,他们应该不会这么愚蠢内斗吧?”

朱元璋嗤笑道:“越是亡国之际内斗就越是频繁,当年元朝若是能上下齐心,也就不会有今日之大明了。”

“况且,你不要忘了至正二十五年发生的事情。”

至正帝刚登基的时候,也曾励精图治,想要有一番作为。

然而元朝已经病入膏肓,他所有的变革全部失败,直到独眼石人问世。

他一看自己那么努力,天下还是烂的不成样子,就彻底摆烂整日沉迷于酒色。

他的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就想篡权夺位,自己当皇帝。

于是父子开始了内斗。

地方军阀孛罗帖木儿支持至正帝,带兵入京清君侧。

爱猷识理答腊的势力被清除,他只身逃出京城。

搞笑的事情来了,孛罗帖木儿进京后软禁至正帝,并将奇皇后掳走长达半年。

这半年都发生了啥,大家可以尽情脑补。

非但如此,孛罗帖木儿还将奇皇后的女儿也收入后宫……

再说爱猷识理答腊,他逃出京城之后,获得了王保保的支持。

王保保为啥支持一个太子呢?

原因很简单,王保保的舅父兼义父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是仇敌。

察罕帖木儿对元廷忠心耿耿,但当时的元朝已经容不下一个忠臣。

孛罗帖木儿等人不停的诬陷他,还带兵抢他的地盘。

双方可以说是有大仇的。

察罕帖木儿死后,王保保继承父亲的基业,对孛罗帖木儿等人有多痛恨可想而知。

现在孛罗帖木儿支持至正帝,那么王保保就支持爱猷识理答腊。

至正二十五年,王保保消灭孛罗帖木儿,带着爱猷识理答腊重回大都。

爱猷识理答腊以为自己的时代来了,就要求王保保废掉他爹至正帝,自己当皇帝。

王保保也看出了这位太子不是什么好鸟,果断拒绝。

所以两人也反目成仇。

可以说,王保保和至正帝父子俩都有大仇。

一个军阀与皇帝太子都有仇,确实有了施展离间计的空间。

“咱已经传令给天德、思本他们,暂缓对北元尤其是王保保的进攻,以配合樉儿的离间计。”

“再配合赐婚的消息,咱觉得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

马皇后点点头,说道:“如此说来,确实有几分可能。”

朱元璋又说道:“再说就算不成也没关系,对我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马皇后点点头,终于了解了朱元璋的计划。

赐婚算是一石二鸟。

缓和与马钰的关系是其一,离间王保保君臣关系也是其一。

对此她也没说什么,不管怎么说,他有这个心就不错了。

“只是钰儿的身体,恐怕不适合成婚吧。”

朱元璋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说道:

“先赐婚将婚事定下,成婚的事情过两年也行。”

其实他也不希望马钰过早与观音奴成婚。

枕头风的威力他是很清楚的,万一马钰透露了什么机密出去,让王保保起死回生了呢。

所以先订婚,等将王保保的势力彻底消灭,再让两人成婚是最好的。

马皇后并不知道他的想法,但对于他先订婚的建议,还是很赞同的。

马钰年龄本就不大,再加上绝食后遗症,确实不适合成婚。

起码也要等到病情稳住之后再说。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赐婚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至少得让家长见一下才行。

于是马皇后就下令召观音奴入宫。

阿鲁温和观音奴都很诧异,莫名其妙为啥要召她入宫?

阿鲁温毕竟见多识广,也懂皇室的一些操作,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缘由。

皇后毫无缘由的召一个适婚女子入宫,很大可能是赐婚。

也就是说,有人看上观音奴了。

或者皇家想通过赐婚,来拉拢她哥哥王保保。

但不管是哪种原因,他作为一个降臣也都没办法阻止,只是叮嘱道:

“皇后是个宽厚之人,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快去吧。”

观音奴也同样知道由不得自己,只能跟随内侍一起来到皇宫。

然后她就发现,马皇后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对,似乎是在考察自己一般。

包括未来的太子妃和燕王妃,也是用审视的目光看自己。

等到皇后出声,夸她是个好姑娘的时候,大家对她的态度就更和善了。

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让她非常疑惑,但又不敢问,只能藏在心里。

马皇后对这个侄媳妇总体也算满意。

模样端正,知书达礼,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胖了。

不过胖了好,有力气好生养。

这样想着,她就随便找了个由头,准备将此事定下来:

“你多大了?”

观音奴低声回道:“回娘娘,十四了。”

马皇后笑道:“好好好,年龄刚刚好。”

常妃也笑着附和道:“嗯,与表弟年龄一般大,且郎才女貌,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观音奴就算再傻也听出是咋回事儿了。

这是要赐婚啊。

当即就强笑道:“娘娘,民女薄柳之姿,恐无法侍奉徐国公,还请娘娘收回成命。”

马皇后丝毫不意外她的反应,笑道:

“自古以来婚姻大事就讲究门当户对,你家世不凡,我那侄子也不是普通人。”

“至于感情,都是处出来的,我那侄子你接触一下肯定会喜欢上的。”

观音奴说道:“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我父母虽已不在,但还有兄长。”

“此事还需经过他的同意方可。”

马皇后含笑道:“哦,那就给你哥写信说一下此事吧。”

“如果能将他邀到应天来参加婚礼,那就更好了。”

观音奴脸色一变,这话听起来没毛病,实则夹枪带棒。

给王保保写信谈论婚事,一旦消息泄露,他哥肯定会被怀疑。

至于什么邀请他来应天,这不就是劝降吗。

但这次是她首先提起的王保保,现在拒绝写信,恐怕马皇后会很生气。

毕竟才十四岁,面对这种大事,一时间也是心慌意乱没了主意。

常妃看出了她的窘迫,出声打圆场道:

“河南侯是你的外祖父,也是你家辈分最长者,由他出面更加合适。”

“想必他会同意这桩婚事的。”

河南侯就是阿鲁温投降后,大明这边册封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