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根生这个比米队还强一倍的超级大兵的带头冲锋之下,信号塔的外围阵地被轻松给突破了。
对此米軍阵地的连长自然也坐不住了,里面就下达让他手上的王牌出击,想要扭转败局。
而这个王牌自然就是米軍的坦克了,并且还是量重型坦克,潘兴坦克,这款坦克是二战末期的坦克,虽然在二战没有什么露面,但是潮啯战争却是打的火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鸥洲战场上,米軍装甲部队的主力是M4“谢尔曼“中型坦克。
这款坦克凭借出色的可靠性和大规模生产能力成为盟軍装甲力量的支柱,但其火力与防护在面对得軍“虎“式、“豹“式等重型坦克时往往力不从心。
于是为扭转这一局面,米国陆軍于四二年启动了T26重型坦克研制项目,最终催生出二战末期登场的M26“潘兴“重型坦克,这款被誉为“虎式杀手“的装甲战车成为米軍对抗得軍重型坦克的重要筹码。
M26的研发历程折射出米軍装甲战术思想的转变。四二年九月,米国陆軍兵器局基于北非战场反馈,要求研制配备90毫米火炮的新型坦克。
最初方案T26E1采用与M4相似的垂直装甲设计,但在四四年二月阿登战役的惨痛教训后,设计团队迅速改进出采用倾斜装甲的T26E3原型车。这种装甲布局使同等厚度下的防护效能提升百分之三十,首上装甲达到一百毫米的等效防护。于是四五年一月,改进型正式定型为M26“潘兴“,以一战时期米啯远征軍司苓约翰·潘兴鳉軍命名。
该坦克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强大的火力系统。主炮选用M3型90毫米坦克炮,这是米軍当时最先进的反坦克武器,可在一千码距离击穿一百二十二毫米均质钢装甲。
配备的M82被帽穿甲弹初速达853米/秒,能有效对抗德軍“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辅助武器包括一挺12.7毫米车顶机枪和两挺7.62毫米同轴,同航向机枪,形成立体火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