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1神掌镇京师高手,石飞扬霸气突围

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为她周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

微风轻拂,云朵悠悠飘动,仿佛是在为她的惬意时光伴舞。

她时而舒展身姿,时而闭目养神,尽情享受着这无尽的宁静与自由。

白天,这洁白的云朵便是她的温柔乡,她能在其间悠然自得;而到了夜晚,她则会前往辽阔无垠的天池安眠。天池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漫天星辰,她置身其中,仿若与星辰融为一体,与这浩瀚天地为伴。柳婷婷的生活已然超脱了凡人的境界,俨然成为了天地间一位令人艳羡的仙子。

不仅如此,她还自创了一个新的名字——“夜姬水母”。

这个名字在辽东武林中迅速传开,已然成为了一段传奇。

她以这个崭新的身份在江湖中行走,其名字背后所蕴含的神秘与强大力量,成为了武林中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她的威名令无数武林人士闻风丧胆,她的绝美风姿与超凡力量,共同铸就了江湖中的不朽传奇。

柳婷婷不仅在修仙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更在武林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深刻且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了世人传颂的传奇人物。

实际上,此时此刻,柳婷婷静静地躺在义州上空的云朵之上,双眸凝视着地面,目光紧紧追随着石飞扬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

尽管与石飞扬夫妻一场,恩爱仅一月,最终却无奈成为了陌路之人,说不伤心那是自欺欺人。

况且,柳婷婷能成功成仙,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嫁给了石飞扬,并吸取了他体内的极品血脉。

但柳婷婷心中明白,这一切皆是命运的安排,她无力抗拒。

她只能默默接受,然后坚定地努力走好自己未来的路。

她望着石飞扬,心中既有对他给予自己成仙机会的深深感激,又有无法与他长相厮守的愧疚。

然而,路已至此,柳婷婷深知自己不能回头。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轻柔的风声似乎也在为她抚平心中的波澜,随后缓缓闭上了眼睛,将所有复杂的情感都小心翼翼地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继续全身心地享受着云朵上这独属于她的宁静与自由。

此时,钦差大臣怀揣圣旨,迈着庄重且威严的步伐登上高台。

他神色肃穆,清了清嗓子,旋即声音高亢激昂地宣读起来:“今奉圣上旨意,任命宋应昌为经略,李松为东征提督,即刻调集四万精兵,开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扬我大明国威!”

李松听闻任命,面色凝重

他缓缓转身面向石飞扬,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随后抬起粗壮有力的右手,在空中用力地挥了挥,那手臂挥动间带着千钧之力,眼中满是惜别之意,似乎在传递着千言万语。

紧接着,他猛地一甩披风,披风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大步流星地走向明军队伍。他身姿挺拔如松,昂首挺胸,大声下令:“出发!”

明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步伐整齐有力,每一步落下都似要将地面踏出一个坑来,士气高昂地向着平壤城进发。

抵达平壤城下,李松稳稳地端坐在战马上,身姿犹如巍峨高山般沉稳。

他抬眼望向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倭贼,眼神仿若寒星,坚毅且毫无畏惧之色。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那佩剑出鞘,寒光一闪,仿若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他将剑指向城墙,声如洪钟般果断下令:“摆开阵势,架炮!”

明军训练有素,闻声迅速行动起来。

士兵们齐心协力,喊着整齐的号子,将一门门火炮推至阵前。

他们额头满是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但双手却稳稳地调整着火炮角度,炮口对准平壤城。

随着一声震天动地、仿若能撕裂苍穹的“开炮!”

火炮齐发,炮声隆隆,恰似无数闷雷在耳边炸响,震得大地都剧烈颤抖,天空都在这轰鸣声中战栗。

硝烟瞬间弥漫,滚滚浓烟如黑色的巨龙般翻腾,整个战场被笼罩在一片呛人的烟雾之中。

倭贼们在这突如其来的炮击下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口中大喊:“不好啦,明军的火炮太厉害了!”一名倭贼小头目挥舞着长刀,声嘶力竭地叫嚷:“都别慌,给我稳住!准备迎战!”

然而,在明军的猛烈炮火下,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无力。一些倭贼被炮弹击中,身体被炸得四分五裂,残肢断臂四处飞溅,伴随着他们惊恐的叫声,场面惨不忍睹。

李如松见状,大喝一声:“随我冲锋!”

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吃痛,前蹄高高扬起,长嘶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他手中长刀挥舞,刀光闪烁,恰似一道道闪电在人群中穿梭,大声呼喊着冲锋的口号。

明军将士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顿时高涨到了顶点,个个如猛虎下山,呐喊着向前冲去,脚步坚定有力,扬起一片漫天尘土,仿佛要将整个战场都淹没。

明军与倭贼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名明军士兵大喝一声,长枪如毒蛇出洞,刺向一名倭贼。

那倭贼连忙挥舞长刀抵挡,口中还叫嚷着:“你们这些明军,今日定要让你们有来无回!”

但明军士兵攻势迅猛,一枪将倭贼刺倒在地,倭贼发出一声惨叫,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明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强大的战斗力,成功攻克平壤。

倭贼精锐小西行长的部队遭受重创,此役共歼灭倭寇九千余人,平壤城上扬起了明军胜利的旗帜,那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在诉说着明军的英勇。

平壤大捷后,明军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收复开城。

随后,李松指挥大军向王京汉城进发。

然而,在距离王京仅三十里的碧蹄馆,明军因一时轻敌,踏入了倭贼精心设下的埋伏圈。

刹那间,倭贼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将明军团团包围。

“哈哈,明军,你们今日插翅难逃!”一名倭贼将领站在高处,狂笑着大喊。

倭贼们手持长刀,口中发出阵阵怪叫,朝着明军冲了过来。

李如松骑着那匹高头大马,在包围圈中格外显眼。

他猛地一提缰绳,战马前蹄扬起,长嘶一声,马身上的鬃毛随风飘动。

李如松挥舞长刀,刀光闪烁,大声喊道:“将士们,杀!”带领将士们与倭寇展开殊死搏斗。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仿若要将天地震碎。

明军虽陷入困境,但依然顽强抵抗,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有的明军士兵挥舞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刺向倭寇

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千钧之力,仿佛要将敌人钉在地上;有的则用盾牌抵挡倭寇的攻击,盾牌与倭刀碰撞,发出“铛铛”的巨响,火星四溅,同时寻找机会反击。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悲壮而激昂的战斗交响曲。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双方伤亡惨重,李松在战斗中险象环生,好几次险些被倭寇的长刀砍中,身上的战甲都被砍出了几道口子,鲜血渗出,染红了衣衫。

最终,倭寇见难以取胜,便如狡猾的狐狸般撤回汉城,李松则率领部队无奈返回平壤。

此后,双方陷入僵持状态,不得不开始谈判。但倭寇提出的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使得谈判瞬间破裂,局势再次陷入紧张。

义州城。

在李松离开之后,潜伏在钦差大臣队伍中的锦衣卫指挥使向玉山,静静地站在义州官衙内。

他双手背在身后,双脚稳稳地站着,犹如扎根在地上的老树。目光如炬,透过窗户,远远地目送李松带领部队出征。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仿若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深邃而冰冷,仿佛能洞悉世间所有的秘密。

待李松的队伍消失在视线中,向玉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残忍与冷酷。

随后,他缓缓转过身,挺直腰杆,如同标枪一般,亲自下达了一道冷酷的命令:“逮捕石飞扬。”

向玉山,这位在京师武林中赫赫有名的武学大师,精通“风柱功”,实力超群,堪称京师第二高手。他的“流星神拳”更是一种极为阴险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