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477汴京夜泣烛阴黯洛水朝驰剑气寒

赵光义哈哈大笑道:“平安度日?做梦!”他一使眼色,王继恩立刻递上一杯毒酒,阴险地道:“陇西公,这是陛下赐你的生辰酒。”

李煜望着毒酒,心中涌起无尽悲凉。

他突然想起小周后初嫁时的模样,想起他们一起填词作画的日子,凄然地道:“罢了,罢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仰天慨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话音未落,便口吐鲜血,倒在地上,惨死过去。

陇西公府已是刀光剑影。赵光义的人早已埋伏在外,见李煜被毒杀,立刻发起进攻。李威手持“泼风刀”,守在府门,刀锋所过之处,血雨纷飞。

他大吼一声:“主公,您在哪里?快回来啊!”施展“泼风九式·风卷残云!”刀气如狂风般席卷敌军,甲士们纷纷倒地。然而,敌军人数众多,一波又一波涌来。

李威身上渐渐多处负伤,鲜血染红了战袍,却仍死死守住大门。“主公!李威无能,不能护你周全!”他怒吼着,挥刀砍向冲来的敌人,“但今日,定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激战中,李威忽见一名黑衣人翻墙而入,直奔李煜的书房。他心中一惊,暗道:“不好!他们要毁主公的词稿!”顾不上身上的伤痛,他奋力杀开一条血路,追了上去。

黑衣人见李威追来,冷笑一声道:“泼风刀传人?嘿嘿,好像不怎么样!嘿嘿!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说罢,手中长剑刺出,竟是冠绝武林的“夺命十三剑”。李威毫不畏惧,“泼风刀”舞得密不透风,又怒骂道:“谢家也来趟这浑水?看刀!”

两人激战正酣,李威突然瞥见书房内的火光。原来另一队人已经得手,正在焚烧李煜的词稿。他心急如焚,招式越发狠辣。蓦然大喝一声:“狗贼,敢毁我家主公手稿,老子灭了你!”随即施展“泼风九式·刀劈山河!”刀锋直取黑衣人咽喉。黑衣人仓促抵挡,却被李威一刀斩断长剑,接着一刀,结果了性命。

但此时,书房已是一片火海。

李威望着熊熊烈火,心中悲痛欲绝。他转身杀回府门,却见敌军越聚越多。

“主公,李威来陪你了!”他大吼一声,挥舞着“泼风刀”,杀入敌阵,刀光血影中,他仿佛又看见李煜在填词,小周后在一旁研磨……

天边泛起鱼肚白,陇西公府已是一片废墟。

李威倒在血泊中,手中仍紧握着“泼风刀”,眼神却始终望着皇宫的方向。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四长一短,新的一天开始了,却无人记得这个血染的七夕夜,记得那个才华横溢却命运悲惨的词人皇帝,记得那个忠心护主的江湖刀客。

汴梁城的晨雾中,仿佛还回荡着《虞美人》的歌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几日后,李煜暴毙的消息传遍汴梁城。南唐旧部群情激愤,暗中联络各方势力,准备为李煜报仇。而赵光义却沉浸在温柔乡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觉。

……

大宋军营中,杨业正与儿子们商议军情,忽闻潘仁美来访。杨业眉头微皱,却还是命人将其请入大帐。潘仁美身着华丽的战甲,大摇大摆地走进来,皮笑肉不笑地道:“杨将军,近日安好?”

杨业抱拳行礼,语气冷淡地道:“托潘大人的福,一切安好。不知潘大人前来,所为何事?”潘仁美在主位上坐下,漫不经心地道:“陛下听闻杨将军屡立战功,特命我前来犒劳。不过,也有一些闲话传到陛下耳中。”杨业心中一紧,沉声道:“愿闻其详。”

潘仁美压低声音道:“有人说,杨将军与大唐暗中勾结,意图谋反。陛下念及杨将军往日功劳,本不愿相信,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杨业勃然大怒,猛地站起身,怒骂道:“潘仁美!你休要血口喷人!我杨家世代忠良,岂会做出这等叛国之事?”

潘仁美摊开双手,装出无辜的样子,调侃地道:“杨将军息怒。我也是为将军着想,若真有此事,还望将军早做打算。若没有,也该想办法向陛下证明清白。”

杨业冷哼一声:“我杨家问心无愧,无需证明!潘仁美,你若再敢造谣生事,休怪我不客气!”

潘仁美脸色一变,却还是强笑道:“好,好,杨将军果然脾气火爆。我这就回去向陛下复命。”说罢,拂袖而去。不久后,赵光义下旨,削减了杨家将的兵权,并将杨业调往偏远之地驻守。

杨业心中悲愤交加,却也无可奈何。大宋军中人心惶惶,战力大减。

辽国,上京。辽主耶律璟坐在穹庐之中,看着手中的密信,脸色阴晴不定。信中详细描述了宋国的混乱局势,还暗示若辽国此时南下,必定能大有所获。

“陛下,这会不会是唐国的阴谋?”一名大臣担忧地问道。

耶律璟冷哼一声,霸气地道:“阴谋又如何?宋国近年来越发嚣张,不给他点颜色瞧瞧,还真以为我大辽好欺负!况且,若能夺得宋国的物资,断绝其战马供应,对我大辽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陛下,我们与宋国还有盟约……”

“盟约?”耶律璟大笑又反问,笑罢又沉声道:“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利益才是永恒。传令下去,整顿兵马,三日后南下!”三日后,辽国铁骑如潮水般涌入宋国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宋国边境守军毫无防备,节节败退。赵光义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连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洛阳皇宫内,李丹青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

耶律诗涵站在一旁,钦佩地道:“陛下,石教主的计策果然奏效。赵光义沉迷酒色,失了民心;杨家将被离间,宋国战力大损;辽国南下,更是雪上加霜。”

李丹青点了点头道:“不错,但还不到放松的时候。传令下去,让石时岳、石时叶率领大军,密切关注局势,一旦时机成熟,便挥师东进,直取汴梁!”

“遵旨!”太监尖声应令,躬身告退。

此时的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各方势力在权谋与阴谋中角逐。赵光义在内忧外患中苦苦支撑,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李丹青与石飞扬设下的局中。

汴梁城的秋夜被血雨浸透。陇西公府的飞檐下,李豪握着父亲李威的泼风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二十岁的少年浑身浴血,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皇宫方向突然传来梆子声,三长两短。李豪瞳孔骤缩——这是南唐旧部约定的信号。他将泼风刀插入刀鞘,身形如猎豹般窜上屋顶。

夜色中,数十道黑影正朝着皇宫疾驰,为首之人腰间玉佩在月光下一闪,正是南唐旧臣韩熙载之子韩佑。“李少侠!”韩佑凌空掷来一柄软剑,剑身刻着“秋水”二字,低声道:“赵光义今夜在文德殿设宴,正是良机!”李豪接过剑,手腕一抖,软剑化作银蛇,正是名震天下的武林绝学“秋水无痕剑”。

文德殿内,赵光义举着夜光杯,杯中倒映着小周后苍白的脸。

忽然,瓦片碎裂声响起,七道黑影破顶而入。

李豪一马当先,软剑划出七道寒芒,正是“秋水七式”中的一招“寒潭映月”。

赵光义身旁的侍卫挥刀阻拦,却见刀身突然寸寸断裂——李豪的剑上竟附着南唐秘传的“断金真气”。

“反贼!”王继恩尖着嗓子大叫,殿外顿时涌进百名御林军。李豪身陷重围,泼风刀与软剑左右开弓,“泼风九式”与“秋水无痕剑”交相辉映。

然而,敌众我寡,他左肩突然中了一箭,鲜血染红了衣袍。

千钧一发之际,两道身影如鬼魅般降临。

石飞扬银发飞扬,琉璃眼眸在夜色中泛着冷光,迪丽热娜的圣火令舞出赤色火焰。“小子,快跑!”石飞扬大吼一声,提醒李豪逃走,蓦然施展“天蚕功”,掌心流窜晶光一片,真气形成的一道冰蚕丝,瞬间缠住三名御林军,银白色丝线如活物般钻入他们的经脉,将他们的内脏绞碎。

紧接着,石飞扬施展“帝天狂雷”神功!化冰为雷,攻至敌身,御林军们惨叫着被气浪掀飞,裂成无数的碎片。迪丽热娜的圣火令划出一招“烈焰焚天”,火光照亮李豪震惊的脸——眼前之人施展明玉功时,肌肤竟透明如玉,宛如被寒雾笼罩的白冰。

“想报仇?先活下去!”石飞扬一把抓住李豪后领,施展“千里不留行”轻功。三人如流星般掠过宫墙,身后追兵的箭矢纷纷落空。

李豪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身法,石飞扬每一步都似踏在无形阶梯上,所过之处竟未留下半点痕迹。

丐帮总舵,君山之巅。李豪跪在青石板上,望着石飞扬腰间的打狗棒。

“我愿入丐帮,追随前辈!”他的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倔强。

石时岳蹲下身,用打狗棒挑起他的下巴,调侃地道:“小子,你爹的泼风刀使得出神入化,你这秋水剑也有几分火候,倒是个好苗子。”

石飞扬倚在松树上,把玩着一枚冰蚕,颇有深意地道:“听说你认识不少江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