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小抄形式的故事在世面上疯狂传播,无数道德败坏之人私下借阅、誊抄,书名叫——《乌林珠之心》。
民间小抄和官方笔录肯定不一样,添油加醋的情节很多。
大部分借阅的人在誊抄时都会根据个人癖好往书里加点独家劲料,也称私货。
文学领域就是这样。
虽然读者忍不住痛骂作者夹杂私货,但若是轮到自己执笔,一样猛猛的往里头灌私货。
小抄,最终变成了一本厚厚的书。
没过几天,乌林珠家就被疯狂的读者砸烂了。
……
早朝。
君臣意见一致、文武意见一致、满汉意见一致,所有的人都认为应该严惩此类案犯,以儆效尤。
这一次
居然是缩头乌龟范文程带头冲锋。
“我大清的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妻妾却在后方私通。往小里说,是动摇军心,往大里说,是动摇了国本。”
鳌拜更加指向了这个问题的核心。
“奴才更担心的是污染了八旗纯正血脉,这么一通乱搞,以后谁能分得清生下来的儿子是谁的种?”
瞬间大乱。
都是男人,谁不怵这种事。
“肃静,肃静。”
总管太监吴良辅多次呐喊,试图制止殿内的疯狂讨论,皆无人鸟他。在事关子嗣的话题上,太监显得特别的无助。
殿内
满官的反应特别大,恐慌、暴怒、担忧。
反观汉官,却淡定许多。
“你等汉人可有妙招?”
“裹小脚啊。”
“裹脚能防这事?”
“能,太能了。裹了小脚,人就走不远啊,乌林珠能翻墙、能奔跑,就是因为她脚板大。”
“嘶,还是你们汉人懂啊。”
“博大精深,博大精深啊。”
汉官们红光满面。尤其是几位老夫子,恨不得现场开课,讲他们研究了几十年“三寸金莲”的心得。
顺治拂袖而去,临走时留下一句。
“交各旗都统衙门,严办!速办!”
……
这是一桩事关所有旗丁切身利益的案子。
都统衙门查案很卖力,各旗纷纷被发掘出类似的案件,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
这一次,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各旗都统衙门罕见的没有顾及自己人的情面。
“凡私通,一概毒杀。”
短短十日,就秘密处决了900多名旗女、400多名包衣。
票号的伙计常二只是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