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云微微颔首。
……
贝勒巴斯哈:
“大将军,我还有一事不解。”
“尽管问。”
“您一战就损了千余军官,若是这样的战役多来几次,我大清就散架了,您应该知道,军官断层很难补充,断一茬,后面就很难续上。”
“巴斯哈,你的政治站位太低了。”
“还请大将军明示。”
“首先,这样的战役只需一次,敌人就垮了。其次,军官带头冲锋,可以激励八旗将士的精神,军官的数量虽然少了,但是精神却提上去了。我可以断言,一两年后,我大清军队的战斗力必定暴涨两个层级。”
“谢大将军点拨。”
巴斯哈郁闷的自罚三杯,他感觉蒋青云说的挺有道理,但是又觉得不大对劲,所以只能喝闷酒。
蒋青云瞅了他一眼,默念:贝勒爷,您被列入名单了。
……
鳌拜之弟,镶黄旗人卓布泰问道:
“大将军,下官也有一事不解。明廷内斗,李定国在广西立足不稳,东边有平南王,西边有平西王。按理说,我们此时进攻是最佳机会,但您说不是这样,下官困惑。”
“卓布泰,从军事角度来看你没有错。但你和巴斯哈一样,问题出在站位,你们俩人的站位太低。”
“还请大将军说的再明白些?”
“能驱使两藩汉军流血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让我们旗人流血呢?”
众人懵了。
不是,刚才,你不还在慷慨激昂的论证满洲旗人流血的必要性??
蒋青云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辩证!辩证!你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吴三桂手握八万兵马,尚可喜手握四万兵马,这俩马上就藩广东和云南,他俩管军,管民,管一切,甚至可以自行任命境内文武。让他俩进攻李定国,损耗他们的兵力,考验他们的忠诚,如此,对朝廷大有裨益。”
“诸位,明白了吗?”
众人齐刷刷拱手。
“末将明白了。”
“好,记住,一定要把我今日的话烂在肚子里。”
“嗻。”
……
最后。
蒋青云起身做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