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平沙行 梅行舒 780 字 2022-09-20

——

翌日日上三竿之时,徐青慈边打着哈欠,边下了山头,对着后山清月亭前的一面石碑面壁。

碑上刻着的是篇歌功颂德的碑文,无非是平沙英才,高山远志,功成遗德云云的套话。石碑上虽然不吝赞词了大半天,但是却是一个名字都没提。

不过这蜀郡方圆十里名为平沙坡的地界上,的确出过一个草莽英雄,也出过一个千古罪人。

这草莽英雄,据说是当年逆臣谋反,四地起义时,号召着百条汉子声势浩荡地离了平沙坡的头子,两年内人马就扩充至万数,还像模像样地设有军师谋士,封有大将小将,绝对是当时不可忽视的一股骁勇之力,只可惜最终还是没能称霸一方,就于郢关兵败,死无全尸。

这碑文上没刻英雄的名字,不是因为闹出那么大动静的英雄不留名,而是因为他的名字太土,不知是阿土还是大柱。

平沙坡上的人,只道这人姓“常”。

而这千古罪人,则是让平沙坡险些都受了牵连的人。

这人投奔了当时造反的何贼大军营下,将何贼自立为王的临阳城打造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机关城,以守代攻,三年内灭掉了近二十万邺都铁甲虎贲军。

那时,临阳城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吞魂城。

即便十多年过去,“吞魂城”这个名字,仍叫人闻风丧胆。

而那让临阳城成就了此“威名”的人,精通机关之术,则必然出自平沙坡的天枢门。

后来何贼称帝不过两年便命赴黄泉,巧的是几个儿子要么无心帝位,要么是扶不起的阿斗,都不是当皇帝的料。

旧部新臣明争暗斗,很快就土崩瓦解,不攻自破。

连着几年战事不断,民不聊生,梁氏血脉重掌大权,高官出行的马还找不到四匹一样的,第一件事不是休养生息,也不是灭了何氏子孙,而是将天枢门中门弟子都铲了个干净,一粒草种子都没留下。

徐青慈一面回想着平沙坡的乡人们絮絮叨叨的所谓天下往事,一面觉得这些事其实都很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