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祁祯出东宫后不久,宫里的皇后娘娘便唤了东宫的管事太监入宫去。

东宫的人手里,本就有不少是皇后的亲信,皇后操心儿子,加之祁祯此前的眼疾之事,更是让她挂心,因而总惦记着东宫的情况。

昨日一夜灯火通明,祁祯还亲自抱了个“男子”回了东宫主院,皇后定然是要唤管事太监入宫去问一问的。

东宫的管事太监一到皇后中宫,皇后便先问了祁祯的身子如何了,又问了东宫昨夜是出了何事。

下首的管事太监本就是皇后派去东宫的人,自然不会瞒她,便如实禀道:“殿下身子已然大好无碍,昨夜里的事情,奴才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殿下深夜掉了兵马赶来东宫,在东宫宫门处,杀了些意图犯上的贼将,而后殿下便率军出城去了,到后半夜时才回来。”

皇后虽听了管事太监说祁祯身子大好无碍,可一想到这管事太监说的昨日动乱之事,却还是有些担心,便紧接着问道:“昨日殿下出城?可有受伤?”

管事忙回道:“不曾。”

皇后这才算安了心,转而便想起了祁祯抱了个“男子”回东宫的事。

三皇子好男风的事,皇后是知晓的,不过旁人的儿子如何,她自是不在意的,可自家的儿子,若是也存了这心思,皇后却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她虽觉自家儿子不止于此,却也难免有些担心。

便微带了试探,问道:“听闻,昨日太子抱了个男子回了东宫?那男子是何人?可是他受了伤的亲信部将,还是旁的什么人?”

皇后这话问出后,管事太监愣了一愣,才反应过来皇后问的那“男人”是谁。

忙摇了摇头,回话道:“娘娘有所不知,哪里是什么“男子”,实则是穿了男装的沈姑娘罢了。许是受了些伤,殿下便将人给抱了回来。”

“沈姑娘?你是说宁安侯府的沈二姑娘?”皇后拧了眉心问道。

管事太监点头应是,没有发现上首的皇后已然变了脸色。

那日皇后第二次去东宫时,到了雪院,也瞧见了一地的狼藉,猜出了玲珑应是从东宫跑了出去,甚至也觉察出,大抵祁祯口中的刺客,许就是那沈二姑娘。

彼时皇后便想着,这样桀骜不训胆大包天的姑娘,离了东宫,于祁祯于她自己,应当都是好事。

却没想到,祁祯竟将人又给带了回来。

她拧着眉心,心道真是棘手。

自己儿子给人家姑娘戴了三年的避子镯子,瞒了那姑娘三年,皇后自己也是女子,她再清楚不过,祁祯做的这番事,会惹得人家姑娘如何恨他。

可祁祯千错万错,总是自己的儿子,皇后又能如何。

骂他几句也便罢了,还能拗得过他吗?

何况,人总是有私心的。

皇后自然也是心疼儿子的。

刚知晓玲珑害了祁祯眼睛伤了祁祯手时,皇后便对玲珑生了怒,想着那沈家二姑娘,行事甚是乖张,又对祁祯下了手,绝不是个安于后宅的女子。不宜留在祁祯身边,走了也好。

如今儿子身体无碍,皇后那股子迁怒,倒也淡了。

却仍然觉得,玲珑不宜留在祁祯身边。

说来说去,还是那镯子的事。

皇后自己便是个嫁入皇室的女人,纵使她使用玉镯避孕,却也是在生了祁祯后。

可沈玲珑,如今,可是一个子嗣也无。

皇后再清楚不过了,嫁入皇室的女子,若是没有子嗣傍身,那便是注定凄惨的命。

更何况,这避孕的手段,女子自己不想生,用了也就罢了,偏生是祁祯瞒着那沈二姑娘,给她戴了三年玉镯。

这样的隐瞒,搁在哪家姑娘身上,人会不怨恨?

念及此处,皇后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年瞒着皇帝用那镯子之事,扶额苦笑了瞬。

当年皇后嫁给皇帝时与皇帝并无情意,可她虽对皇帝不真心,却也并无旁的如意郎君,嫁给皇帝全然是出于利益考虑。

为着自己身体考虑,皇后诞下祁祯这个嫡长子后,便开始避孕。

皇帝当年待皇后,也是椒房独宠,可男人嘛,自己不需受生育之苦,自是盼着多子多福的。

皇后清楚他的心思,便瞒了他避孕之事。

这一瞒,却为后来失宠,埋了暗刀。

再后来,皇帝得知皇后背着他用避子的物件,是既觉失了自尊,又觉多年恩宠错付。

此后干脆不顾规矩,宠妾灭妻,做起了折辱皇后的事。

皇后是国公府里倾注最多心血养大的嫡女,心中其实并无什么情爱之事,也最重规矩礼教,她并不在意皇帝后宫有多少人,她只要自己的皇后地位安稳即可。

那些嫔妃如何,皇后原本也并不在意。

皇帝最先宠幸二皇子生母时,皇后甚至还主动要给那二皇子生母提个位份。

倒是皇帝,以二皇子生母身份低贱为由,不允此事。

皇后行事大都是为自己和家族的利益考虑,待生了祁祯后,又将大多心思放到了儿子身上,为儿子谋划。

无论皇帝临幸多少嫔妃,只要不做出宠妾灭妻罔顾礼教损害自己和儿子利益之事,皇后是全然不在意的。

能让她在意的,除却祁祯和母族外,也就只有后位的尊荣地位。

可皇帝后来,是做尽了宠妾灭妻之事,甚至还将祁祯从她身边带走,限制她见儿子。

若只是如此,也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