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房归原主

清贤宗是当朝第四代皇帝,上一代皇帝,即现在的太上皇,在位时间很长,导致清贤宗四十多岁才登基。

别个皇帝五十多岁都快退休颐养天年了,他五十多岁还忙着从恋权且老当益壮的父皇手中抢实权、清除朝廷老牌势力、建立自己的政权班子。

当年的清贤宗还是以黑马的姿态荣登大宝,不是太子直升皇帝,原太子是现在成为阶下囚的义忠亲王。

可怜见儿的义忠亲王当了四十多年太子,老当益壮的父皇就是不退位,让他从千岁被叫到老千岁。

等到父皇终于肯退位了,特么他被废了。

这他能服气?

认准了他会登基,拥戴他多年的四王八公集团能服气?

班级里不服谁当班长就捣乱,同理可得,皇族里不服谁当皇帝就搞事!

义忠亲王和他的部众多年来一直不买清贤宗的账,对他不恭不敬还是轻的,好几次谋逆叛乱企图复辟。

无奈实力不允许,均以失败告终,自己成为阶下囚,站错队伍的四王八公集团也被一家一家清理。

阎王打架,小鬼遭殃,多少依附两派势力生存的小人物做了这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譬如倒霉的史湘云、冯紫英。

清贤宗要收拾八公中的史家,时间卡得不早不晚——离他们拜堂只剩几天,你哪怕让史湘云嫁进冯家之后再抄呢。

真应了那句经典台词:打你就打你,还要选日子吗?

抄完史家,下一个目标便是贾家。

本来贾家的罪过比史家多得多,抄家的理由随便数一数就能数出好几条,照理应该先抄贾家。

仁慈的清贤宗看在贾母和老太妃是老亲的份上,直等到贾母过世了才给贾家定罪查抄,可以说大佬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有些人看上去是平平无奇的中年人,但他可能是心思缜密、皇威神圣不可侵犯的抄家小能手。

这就是“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呸,这就是深藏不露。

说到皇威神圣不可侵犯,被叫到御前听训的两江总督和江苏按察使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