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正我要不是已与苏梦枕有盟约,说不定就真回了汴京,此时却不好与手下明说,把汴京来使安顿好,却吩咐拔营。
汴京来的人发现诸葛是要走,但是带着军队走,厉声斥问神侯莫非要造反?
诸葛小花奇怪道:不是官家要我回撤吗?我这往西京撤一下,之后就回汴京,很顺路的。
然后就扣下了人。
一边给赵桓回了书信说即刻准备启程。
当苏梦枕回到军中时,诸葛正我已经打下燕子城,正在整军继续西行,面前整整齐齐摆了十一道金牌。
苏梦枕的表情似笑非笑,他开门见山地嘲讽道:“太宗遗风尚在,不愧是道君皇帝亲子。”
苏梦枕说话一向不怎么中听,尤其对他瞧不上的人。
就算直面天子,他的态度也没有什么不同。
有人说是金风细雨楼给他的底气,有人说是红袖刀给他的底气,其实无论楼还是刀,都是他创下的传说,所以这份底气实际来源于他自己。
因为诸葛迟迟不归还继续征辽,赵桓认为这位曾经的太傅已经变了,变得好残忍,变得朕都不认识了,不在是朕的那个冰清玉洁、善良单纯的好太傅了,于是在白时中和方应看一伙的撺掇之下,想要把神侯府满门抄斩。
那位姓刘名五六的心腹随随便便地说,官家还记得汉武帝和李陵的那点事嘛?李陵原本可没打算真投降匈奴,谁让汉武帝断他后路呢?
于是赵桓又摇摆不定起来。
刘五六又道:诸葛一把年纪无妻无子,造反有什么意思,他能传给谁?不过是想搏个流芳百世罢了。眼看这十六州就要收回,官家却下令回撤,这后世如何评论官家,那谁谁谁难道没点笔数?
赵桓心道:白时中误我!诸葛太傅是朕知道的最单纯善良的男孩子,对徽宗皇帝都能忠心耿耿,朕做得太差也至少收拾了六贼,届时若是史官把收不回燕云十六州怪到朕的头上,那岂不是连徽宗都要比不过了!
他这么一犹豫,就听到诸葛正我已经推到了辽国西京,天祚帝递上降表称臣,愿意归还十六州,只求偏安一隅当个诸侯王的消息。
赵桓高兴了,这下辽国也干完了,太傅也该回来了吧!于是又发出第十二道金牌,应下天祚帝的请求,把他封到更西边的夹山去。
宋军赶在秋收的尾巴前进入了辽国的西京,天祚帝投降,至此,燕云十六州终归故土。而北方的金国经过数月博弈,完颜宗干被完颜宗弼杀死,最终几方面达成一致,以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子完颜宗峻为新君,立了完颜宗望为谙班勃极烈,没有再往后排。
金人见辽国已亡,宋军与传闻不同,也不太好惹,一时间不敢再南下,只能继续在北方猥琐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