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小霸王

宜澜瞥了眼帐幔,瞧见春兰无奈哂笑的表情,便知道小人儿干了什么。

她颇为头疼,奈何顾及睡沉了的永璋,低声斥责弘景:"滚出来,成日里没点儿正事。"

被吓得一激灵的弘景悄悄地探了半个头,弘晖和琅华忍俊不禁地看向瑟缩的幼弟。

说起弘景,真是让弘晖也很是头疼。作为嫡幼子,也是自己唯一的同胞亲弟,弘晖很是疼爱和重视弘景。

弘景刚刚两岁时倒也乖觉,识字读书,启蒙的也很快。可怎么越长大,越厌恶学礼识书了呢?

弘晖若批评他,弘景也不犟嘴,只委屈巴巴地用水做的眸子盯着你,直到连弘晖都忍不下心去再批评时,弘景才笑着继续去招猫斗狗。

弘景黏在弘晖身边撒娇:"大哥,我想去东宫住一阵儿。"

宜澜冷笑,她怎么会不知道儿子那些小心思。琅华心软又爱孩子,一听弘景说什么,便顺从溺爱他。

她指着弘景:"乖乖拿出《策论》来仔细背着,上次背到了第七篇,今日继续。"

"额娘。"弘景小声埋怨着。忽然他眼珠子滴溜一转,想起了什么,连忙起身作揖:"额娘,儿臣突然想起来七哥今日休息,寻我有事。"

"儿臣就先行一步啦——"

伴随着拉长的尾音,小人儿已经消失在了众人的目光中。

宜澜连忙在他身后喊道:"别去霍霍你皇阿玛的猫儿了,尤其是普福狸。"

造办处给猫儿做了极好的处所,有饮水的用具,有吃食的用具,都是分开的,极为讲究。

偏偏弘景瞧了一次后便瞧不上了,自告奋勇要给猫儿做一份更好的饮食设备,美其名曰说是孝敬皇阿玛。

雍正听了心里甚是暖和,大手一挥,下令弘景一日的学业完成后,可以随时去造办处,派遣人协助制作新鲜玩意儿。

宜澜知弘景的借口,但他跑的飞快,是拦也拦不住的,索性让他去吧。

宜澜叹息:"哎。"

弘晖关切道:"额娘,上书房该保荐师傅了,还有谙达了。不说是满洲名门之后,也得是实打实有本事的。弘景马上入上书房,可不能落了后。"

宜澜点头:"是,你舅舅正琢磨着寻个满蒙语皆精熟的举荐给皇上。可你瞧,弘景这般,再好的师傅也无用。"

宜澜是一等公费扬古之女,星禅是嫡长子,极庇护长姐,因而连带着小外甥也格外关注。

弘晖不知再说什么。

若弘景是个笨的还好,可他生性聪颖是都知道的,就是懒怠随性,也不知随了谁。

弘晖也长叹口气:"是啊,弘景的性子还得再磨磨。"

他随了雍正这个皇阿玛,是个工作狂,所以怎么也想不通,明明都是从额娘腹中出来的,怎么就这般不同呢?

瞧着夫君俊美却有些迷惘的脸,琅华侧了侧身,垂睫,有些心虚。

弘景去往东宫的频率极高,她又喜爱生得可爱的孩子。因此弘景一去,他要什么,琅华便给什么。

想来弘景变成这样,也有自己的责任。

意识到这一层,琅华的面上也浮现起了愧疚之色。

恰时,元春掀了帐帘,端了玉盅盘进殿,一人一碗玉盅,依次放在众人左边的方桌上。

宜澜见状,笑道:"你倒是个爱琢磨的性子,日日呈了吃食上来,偏偏还都是本宫没听闻的。昔日你在府里,也做这般的事?"

元春笑着,鬓角斜簪了素色绒花,极典雅大方。

她掀了玉盅的盖子,捧给宜澜:"奴婢在府里时跟在祖母身边,祖母体弱又少食,奴婢便想着法子换花样,给祖母做新鲜的吃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