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风云际会62 互相使绊子。

他们已经做好了吕布气势汹汹杀到家门口的准备,但诡异的是获得了胜利的吕布竟然变得相当安静,完全没有乘胜追击的意思,只隔三岔五派遣几支小队来靠近营寨的地方喊话,内容半点不新鲜,翻来覆去还是那一套,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兵都能闭着眼睛抢答下文。

如此敷衍的态度,本该引起西凉人的警觉,但他们已经被一场败仗打得散了不少士气,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吕布不动手挺好的,最好能直接撤走,这样他们就不用再面对比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狼还要凶残的并州军了。

樊稠被打得emo,暂且摆烂了,长安城内则吵成了一锅粥。

杨彪升官成司空后,朝廷的气氛与过去相比有了挺大的变化,整体显得较为缓和。

比起嫉恶如仇的王允,杨彪是真正意义上的老狐狸,更加会做人,在他的妙手调摆下,大家面上都保持了和和气气的态度,小皇帝也跟他配合得更为默契——倒不是说小皇帝跟王允不默契,但面对王允时,小皇帝总有种被长辈的威严压得不敢乱来的感觉。

这是第一次,小皇帝跟杨彪的意见发生了严重分歧。

“调停?”小皇帝不想跟杨彪用太重的语气说话,他是发自内心地尊重这位被他视为老师的司空,但眼下他被气得不轻,因为他头一次看见了胜利的曙光,“李傕的西凉兵在并州军面前不值一提,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

“车骑将军定然能攻破郿县,挥兵直指长安。”杨彪淡定且温和地接过了话。

小皇帝瞪着杨彪——您明明知道,却还要阻拦?

杨彪轻轻叹了口气。按照他的性格,他不该跟皇帝说接下来的话,这已经属于僭越了。

可天子年幼失怙,后被董卓当成傀儡扶上位,接触帝王该学的教育时已经有点晚了,再加上他登位后时局就没安稳过,完全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导致他的“如何做一位皇帝”这门课程的成绩一直有所欠缺。

这里的欠缺并非指成为一代明君——这世道他能坚持住不亡国就是胜利了——而是每个皇帝都该有的特质。

帝王不应对任何一个人付出纯然的信任,他只能统御他们,把他们按照能力摆在该摆的位置上,做好了奖赏,做不好惩罚。

王允因为自身的缘故,一直很讨厌吕氏父女,对他们的关注侧重在监视他们又没有反叛之心上。

杨彪则不然,他特别善长察言观色,通过与小皇帝的几次交谈,很快就觉察到小皇帝对吕氏父女——准确来说是吕昭——有着微妙的信任,这种信任已经超出天子对臣子的器重了,更像是年幼的弟弟崇拜厉害的姐姐。

杨彪听说过吕昭在离开长安前曾经受万年公主的委托,带小皇帝出宫玩了一圈,但仅是如此不至于让小皇帝记这么久,他们之间一定还有其他的、不为人知的联络。他不清楚具体发生过什么,但知道这对小皇帝来说十分危险。

所幸小皇帝平时很能拎得清楚,之前皇甫嵩病重时,他也没掉过链子,对吕昭该瞒瞒该骗骗,还试着把刘璋送去汉中搅和局面,拖延时间,平衡局势。

这次表现得稍显急切,也情有可原,主要是西凉军太可恶了!长安一役,中央军和周边无辜的百姓们死伤无数,尸体在城墙下堆得满满当当,任何看过那惨烈情景的人都会对李傕郭汜产生深深的恨意,进而对他们的掌权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

难道让吕布掌权,会比李傕郭汜掌权更糟糕吗?

……是的,真的会更糟糕。杨彪默默地想。

如果是其他女子,杨彪有一万种手段处理。

比如他可以直接把人送入宫里,封个什么贵人的称号,想必小皇帝不会拒绝,还会很高兴。皇帝的真情确实很难得,这里的真情也不见得是爱情,十四五岁的孩子懵懵懂懂,哪儿知道那么多呢?但只要这“真情”中掺进了男女情谊,就总有玩腻了消退的时候,届时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妃子,困在深宫中,还能翻起什么浪花吗?

可偏偏是吕昭,杨彪根本控制不住她,这种情况下,小皇帝再把底牌丢出去,最终结果如何,只能看吕昭的道德和良心了。

杨彪又叹了口气,他今天叹气的次数多过往常,因为他实在是太发愁了。

“驱逐乱党,勤王护驾,如此赫赫之功……”短暂地停顿片刻,杨彪恭敬行礼,诚恳询问道,“陛下打算如何嘉奖车骑将军呢?”

小皇帝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他忽然明白了杨彪想告诉他的东西。

吕布目前官拜车骑将军,以他的出身,能获得这个职位,祖坟何止冒青烟,那都得是着大火了。

车骑将军继续往上,还有骠骑将军和大将军,以及与它们同等级别的三公。且不说三公目前都有人担任,反正只要有需要,总能腾出位置来,关键是给以军功入仕的吕布封三公……大家很难不想到董卓。

董卓两个字亮出来,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不需要杨彪再进一步掰开了揉碎了去解释。

有那么一瞬间,小皇帝好像被霜打的茄子,整个人都蔫了下去。他仍然秉持着礼仪,昂首挺胸坐得很是端正,没谁能挑出半点错处,但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散掉了,眼里漫上了一层难以掩饰的疲惫之色。

两人就这样相对而坐,沉默了许久。

小皇帝没有再说什么,杨彪也没有尝试安慰或者劝导他。

最后打破了凝滞气氛的,是皇后派来的小黄门,他跪在帘子外,声音微微颤抖:“陛下,李贵人头疼发热,太医令已经去诊治了,但仍不见好……”

李贵人,从她的姓氏就可以猜出她的身份——李傕的女儿,小半年前和董承的女儿一起被送入宫中,封为贵人,充实后宫。

执掌大权的朝臣往皇帝的后宫里塞女儿塞侄女塞孙女外孙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操作了,西汉权倾天下的大司马霍光,就曾经先后把小女儿和外孙女送入宫中为后。毕竟如果自家女孩能诞下皇位的继承人,家族就能跟皇权结合得更加紧密,这是一种在不推翻皇位的前提下,攫取更多权力的较优方式。

权臣们想的挺好,但皇帝未必乐意。谁喜欢接受被敌人硬塞过来的、别有用心的枕边人呢?

听到“李贵人”三个字,小皇帝的眼中闪过一抹不加掩饰的厌烦神色。

治不好找朕有什么用?朕难道会医术吗?!

他差点儿就情绪爆发了,但还是很好地克制住了自己。

“怕不是心病。”杨彪忽然来了一句。

“司空所言甚是,”小皇帝显然听懂的杨彪的提醒,他用嘲讽的语气说,“也罢,朕该去看看她了。”

小皇帝双手搭在腿上,略微用力,正欲起身,忽然想到了什么,暂时卸去力道,对杨彪道:“车骑将军与卫将军都是国之栋梁,朕的肱骨之臣,正因为有他们在,国家才强盛。如今他们受到奸佞的恶意挑拨,互相攻击,令亲者痛仇者快,朕实在不忍,还请司空遣使者调停一番,务必请他们握手言和,不要再争斗了。”

杨彪俯身行礼,欣慰道:“陛下宽宥仁爱,实乃国之幸事,车骑将军与卫将军定能明白您的苦心。”

接到皇帝的旨意,李傕把锦帛上的字迹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眼睛瞪得贼大。

尽管已经被李儒提前指点过,但他还是觉得皇帝可能脑子有点毛病。

说实话,这仗李傕从一开始就不怎么想打,都是吕布疯狗似的先动了手,他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反击。现在吕布赢了他输了,反倒坚定了他把战争持续下去的决心。

主要是丢不起这个人!

樊稠没赢也就算了,至少别输得这么惨啊!还是输给吕布!

朝廷那帮公卿本来就不服他的统治,成天唧唧歪歪阴阳怪气,一直没有死了勾连其他势力推翻他的心,现在他败了,他们岂不是会更加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