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也许不知,但是容亁知他甚深,更何况这二人结怨已深,上次他敲打过杨家一次,没想到还是出事了,如果不是被那杨莘欺负了,又怎么会单单是因为杨莘告发他,就辱骂主帅,大闹军营?
谢安虽然混了些,但是还没有这么混账。
但是梁英关对谢安并不熟悉,或者说,在大部分人眼里,谢家的小公子,就是个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小混帐罢了。梁英关或许同情他,但是这同他对谢安的认知,并不冲突。
那杨莘是被提过来的,一开始还发横,说是皇上提人,便破了胆子。皇帝只在他面前说了一句话“你若是有半句假话,就是欺君之罪。”
原来,杨莘那日撞见谢安喝酒,竟是动了心思。
谢安一进军营就同他打了架,后来又害他被杨大人收拾了一顿,积了深怨。
然而就这么撞见的时候,这个长得和女人一样的公子哥,醉了酒,竟是比外头的名妓还要好看上一些。杨莘鬼迷了心窍,又想到了一些传言,便借谢安军营饮酒的罪过来威胁谢安,甚至动手动脚的,多少带着羞辱的意思在里面。
谢安到底没有让他讨到好,差点扳折了他一根手指头。
杨莘本不敢照实说,但是他知道这事如果陛下铁了心要查清楚,必然瞒不住,到时候处置起来只会落个更惨。他想着陛下看在杨家的面子上若是他如实说了,也许还能当他年少不懂事放他一马。
他只以为皇帝是因为他动了谢锦的人。皇帝要给谢锦一个交代,也不会太过得罪杨家。
然而杨莘看错了两件事,一是他不知道这后头的事,皇帝那外人不知的心思,二是,他不是杨珩,杨家尚书大人的嫡长子。他母亲也不过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郡主而已。
梁英关跪在一边震惊的看着杨莘。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杨莘看起来倒是像个人样,干的净不是人事。
他又想到皇帝陛下可不是也是这种心思,干脆安安稳稳的跪着,闭嘴了。
杨莘是直接被下了狱,连个罪名都没给。那天皇帝发了很大的火,连梁统领都在长阶下顶着烈日跪了三五个时辰,却没有人知道那殿里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