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哥谭

他们说得好像哥谭是一个黑不见底的深渊,无声地吞噬着所有的罪恶,或者说,哥谭本身就代表着罪恶。但在我看来,哥谭就是哥谭,她只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名罢了。

没什么特别的。

但我后来意识到我必须收回刚刚那句话。

在某天哥谭难得没有下雨的晚上,我打开了藏身的垃圾桶盖想要透透气,然后看见了印在天空的蝙蝠印记。

当时我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我对超级英雄的电影并没有什么了解,最多就是在《复联》最火的时候凑热闹看了下最终大结局,结果显而易见,我这种圈外人根本看不懂剧情,简直一头雾水,所幸大荧幕特效还是赚回了些票钱。

扯远了,简而言之,让我通过一个蝙蝠印记认出蝙蝠侠着实有些为难我,但在报纸刊登一系列蝙蝠怪人的事迹,为他取名蝙蝠侠,甚至报道了蝙蝠侠和小丑爱恨情仇的故事后,我再搞不明白我身处的环境,那我就是傻子了。

但也仅限于此。

我对蝙蝠侠的了解仅限于这个ip的名字,如果有人告诉我蝙蝠侠其实出自漫画而非电影我会大吃一惊,事实上,我更加耳熟超人的名号而非蝙蝠侠,毕竟“超人”这两个字已经被滥用到成为日常用语的地步。

我对小丑的了解倒是多点,多亏那部大火的《小丑》,号称揭露了美利坚底层人民的困境,虽然我看完并不这么觉得。(开什么玩笑,什么时候广大底层人民能被这种小丑角色给代表了?)

我最了解的超级英雄是蜘蛛侠,这得感谢央视曾在少儿频道引进过《蜘蛛侠》动画片,而且蜘蛛侠的电影确实很经典。

然而并没什么用,这里的超级英雄是蝙蝠侠,呃,或许还要加上隔壁新鲜出炉的超人。

总之,这是一个超级英雄的世界,所以我也不得不收回我之前的话。

哥谭并不普通。

我很快学会了用看二次元世界而非现实世界的视角看待哥谭。

这座正在养育我的城市(虽然养得并不好)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幕布背景的功能。

就像奥特曼世界的地球总会出产小怪兽,名侦探柯南的各种场景总会触发犯罪现场一样,哥谭也源源不断地为蝙蝠侠这个主角孕养出各色各样的坏蛋。

我捡起被扔在地上的报纸,透过浸透着污水的纸面,我凭借着上辈子打下的浅薄到可怜的英语基础,加上这辈子练成的英语口语,以及表音语言的低入槛难度,我这个哥谭在逃学龄儿童成功通读并理解了报纸上对双面人的报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