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青史无奈

他知道次日朝中就会对他口诛笔伐,未免谢如琢为难,他带着那五千人出了乐州,自己去了沧州。

次日,谢如琢面对朝中的万千风波,亲自下诏撤去了昨日刚给他封的侯爵之位,功过相抵,不再责罚,此生不得再回坪都。

他在路上接过了那道圣旨,而后继续马不停蹄地赶路,路过宁崖时把衍王所有势力都剪除了,对着昔日的同袍未有一丝心慈手软,最终也没让谢如琢动过一下手。

前世三十年,其实他只在坪都城里待了一天,余下的日子都在他熟悉的北疆度过,直到死。

最后那三年,他每天都在静想,其实青史总是让人无奈的,后人永远看不到当局者的如履薄冰,命如草芥,只知功过评说,善恶分明。

而他对谢如琢也是如此,他其实从没站在谢如琢的角度想过问题,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指责谢如琢。他能懂谢如琢的辛苦,却为何没看懂辛苦后的苍凉与孤独,谢如琢坐在龙椅上,也是每天都在煎熬与厌恶,可到头来还是咬着牙去做那些事,去做一个真正的帝王,将自己一颗心磨得冷硬,就不会再疼。

可就如谢如琢所说,太晚了。

前世他明白得太晚了。

他的呼吸心跳消失的前一刻在想,谢如琢那天哭得那般失态,轻声求他不要走,他却走得那般决绝,谢如琢一定恨透他了吧。

如果真有来世,谢如琢还愿意来找他吗?

真有来世,他一定不会再食言了啊……

会陪着谢如琢,从生到死,懂他的辛苦,也懂他的孤独。

日影缓慢西斜,沈辞不知道现在究竟是不是算来世,还是说,只是又重复了一遍前世,他握住谢如琢的手,哑声道:“陛下,臣不会走。如果陛下选的路注定万劫不复,那臣也要陪你一起。”他抽出了谢如琢手里紧握着的一支箭,“陛下想要谁死,臣去帮陛下要他的命。”

谢如琢的手发着颤,像是有许多想说,最后却哑口无声。

他似在挣扎,在恐惧着经年以后的失望,终究还是没敢迈出那一步。

沈辞看他不说话,叹道:“对不起,臣前面劝陛下和衍王结盟也是出于局势考虑,陛下不愿就不愿吧,也不是什么大事,臣会去攻下宁崖。”

其实他还想问,为何这一世你会选择这时候就杀衍王,而不选择结盟。

他觉得自己离那个答案已经很近了,却如近乡情怯之人一般,也开始害怕,他该怎样面对谢如琢?前世真的都一笔勾销了吗?后来谢如琢有喜欢过其他人吗?谢如琢恨他吗?

直到黄昏时分他离宫时,那些话也没有问出口。

谢如琢跟着他学了会骑射,一直心情恹恹,也没有同他多说话,他烦闷地抓抓头发,觉得更愁的是,他怎么又惹谢如琢不高兴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两个人的分歧点,小沈是一个正直的理想主义者,他心思单纯,想问题不会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他是个会打仗的将军,但注定是不适合朝堂的,因而前世的他也就总是无法理解现实主义小谢的很多做法。而对小谢来说,这是他不得不去做的事,身为帝王,他有很多无奈,为了国家他不得不牺牲很多自己的想法,他已经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已经没有回头路,因而其实他自己也十分矛盾,一边与小沈吵架,一边也在厌恶自己的行为,自卑自己配不上小沈这么干净这么好的人。

重生一世的他们,会学着换位思考,而学会这一道理的代价就是前世互相失去彼此,留下深痛的遗憾,是用死生的代价换来的。

说白一点,这就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永恒不变的分歧,且缺乏好好沟通与换位思考。

也许对我,以及很多读者来说,前世注定是意难平,但这也是为什么作为白月光的第一篇文,我想写重生文的目的,在我心里,重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弥补遗憾,在“人生无法后悔”的现实里可以让我去做一个梦:也许在一个平行时空,有一个叫谢如琢的人,还有一个沈辞的人,他们的人生可以有后悔药吃,可以去修补他们曾错过的爱情。

希望小可爱们可以理解前世不成熟的两个崽崽,给他们一点时间,一起见证他们这一世的happyending,和小扶苏一起做一个“人生可以重来”的美梦么么!感谢在2021-04-1520:36:492021-04-1618: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天天开心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泽泽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