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区和商业区形成一个t字,两侧才是住宅区和工业区。这样子的布局虽然没有长安城的划分得那么细,但是却是更符合发展的。
无论是工业品的销售,还是城民们进行商业活动,又或者是到公务区去办理事务,所走的路线都是最短最便捷的。更何况每一个区又都设置有十条街道,无论是住人还是从事什么活动,都是绰绰有余的。而在城墙之外的一大沃野,则可由用来耕种,保证居民的生活。
“既然计划定下了,那后续需要的水泥,砖石,木料这些也要开始准备了。城墙是最重要的,最好是能用天然石材。其他的,城里的建筑除了住宅区,都要政府主持修建。”
“要不用工换宅基地算了,帮忙建办公楼的,一百天工换宅基地。”
“算了吧,这个对于现在的城民并不公平。”李晓月反驳道。
确实,人家奋斗了那么久有房有地了,干什么还要做苦力去换新的呢?
“而且,既然这里是战略后备,生产粮食的人也不能少。所以我还是建议,原居民最好就在这里住,新城就用来安置新的居民。”
“你这个也不靠谱,这人才多少,万民城的人要是不搬过去,新城不就是一个空壳子吗?”
“重要的还是人,抓紧时间去招人才是关键。要不我们干脆放出消息说要建一个新城好了。新城的入城条件放宽,但是要成为新城城民,必须得参与新城的建设。这个不但可以减少我们的工作量,也可以让城民有归属感。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我想我们不应该替他们做决定,哪怕是有多种角度。但我们都不是当事人,怎么知道他们选呢?还不如直接让他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