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邦,从今天开始,你就没有爹了。”
另一头刘秘书的工作效率高的惊人,欧荣走后,她回去拿过第三生产线的说明书,卡卡卡,把说明书分成十几分。
然后找了除孙和平以外,所有她认识的工程师和懂英文的人。
比如有过留学经历的啊,翻译啊,大使馆里懂中文的洋人啊,华国外交部的人啊,老师啊,教授啊,等等,找了十几个。
总之不管熟不熟,只要有过一面之缘的,刘秘书通通没放过,反正京市就这么大,几个小时就够用了。
为确保准确性,刘秘书给找到的所有人每人两份说明书,通通是重复的,比如a教授翻译的是一二页,b工程师有可能翻译的是二三页,c外交官翻译一三页这种,让不同的人翻译两份相同的内容。
刘秘书跑了几个小时,终于把翻译资料收集齐了。
回去以后厂长正好在办公室。
刘秘书把翻译资料交给他,厂长拿着和欧荣翻译的一对比,完全一模一样,当时乐的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
“天才啊!”
厂长指着欧荣的翻译材料对刘秘书说:
“我上次见她的时候还是在一个多月以前,我记着那时候她是刚接触英语,这才一个多月,你看看,你看看这。”
厂长兴奋的甩着手里的几张纸:
“一个多月就能学到这种程度,你行不行?”
刘秘书说:
“厂长,你可别开我玩笑了,这个我哪行啊?别说一个月了,给我一年我都够呛,要是给我十年时间,我兴许可以。”
“十年?黄花菜都凉了,中午这顿饭我请的不冤。”
厂长美滋滋的说。
另一头,赵桂花问钱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