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而且因为这里是通商口岸,东西多,工作的机会也多。

老外开的公司都在这里,他们给的工钱比国企高得多。

所以上海人生活不差。

起码欧荣卖的这些奢侈品,问过价格后,不少普通市民都买得起。

换外汇的东西怎么可能转内销?要内销还用把东西拉到上海来?

欧荣挂着礼貌的笑容说:

“抱歉了各位同志,我们这些都是样品,厂里都是大批量生产的,不走私人买卖,最低买卖标准都是一万件起卖。”

一万件?

水果都不是便宜货,一个月买个一次两次的还成,一万件劝退了绝大多数市民。

但不是所有人。

第二天,零散市民没有了,来的全是上海国企的厂长。

公对公,大批量起买。

别说一万件,十万件他们都吃的下。

虽然现在还是人人勒紧裤腰带的时期,上海人也没有例外。

但和衣服一样,人们吃不上饭不是因为穷,更多是为了隐藏实力。

国内这么多人,当产能跟上以后,连内陆都没有穷人了,别说上海了。

华国只是不能把这些和国际一流工业水平接轨的东西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