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往咱家方向的车次太少了,所以挤得要命。”对面中铺的一个中年干部说。

齐保平两人也觉得是这个原因,又问,“为什么不多给几个车次呢?”

“一是运输紧张,二是没有必要,你觉得这一车人和货物,有必要分成两次吗,多一倍的煤炭,多一倍的人工?”

两人又点头。

“咱们省的货车比客车多,这三十多年,从咱们省运出的木材、煤炭和石油,供应全国,不计其数!”那干部的语气也说不出是自豪,还是悲伤。

“应该护林造林了,会影响气候!”沈梦昔接口,她知道,最多再过二十年,计划生育和人才流失使东北人口剧减,矿产木材过度开采,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效益锐减,东北老大哥的辉煌一去不返,共和国长子也再无人敬重。

“小姑娘还懂气候?”那人看向她。

“我三哥高考作文就写的树林与气候,我当然懂了!”

第167章 你想得美

那人呵呵笑,不再理沈梦昔,继续和齐保平说:“咱们的原始森林砍伐过度,确实是可惜了,新生林又续接不上,气候已经发生改变了。”

齐保平第一次受到年长之人如此重视,虽是陌生人,心中仍然激荡,便与那人一来一回聊了起来。

那人从中铺下来,坐在齐保平的下铺上,促膝而谈。

其实齐保平没多少环境知识,不过是在电视和报纸上看过一些报道,这些天又听表哥说起青峰林场的滥砍滥伐,此刻都照葫芦画瓢搬了过来。

他多数时候在倾听那人说话,暗暗记在心中,惭愧之余,暗下决心回去一定要多读书。

开车不久,火车又停下来,在三棵树火车站上来几个人。由于停车时间短,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车下焦急地跟着火车跑,一边大喊着,“爹,跟人家好好说,换个铺!爹!你听着了吗?”

一个老人哎哎地应着,车开了,他手里拿着车票,拎着提包,踉踉跄跄扶着床栏,仔细对着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