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几次听她赞美辛弃疾,没来由的烦躁。一把夺过诗稿,夹到书页中。
第二日,他将岛中事务交待给武眠风,不由分说,带着沈梦昔,登船朝着内陆而去。
上了岸,就朝着江西上饶而去,几番辗转,到了一处规模宏大名为稼轩的庄园。
“这?这是辛弃疾的?”沈梦昔瞠目结舌。
这个庄园占地百亩,并不是想象中隐居的茅草屋。
更让沈梦昔惊讶的是,这片庄园,大部分已经毁于火灾,从断壁残垣依稀可见望往昔辉煌。
黄药师又拉着她往瓢泉而去,沈梦昔心里隐隐觉得不妙,不想再去探究,就推说想蓉儿了,要回桃花岛去。
黄药师却冷笑一声:“哼,还什么都没看,怎么能回去呢。”
瓢泉,有辛弃疾的另一处住所,就是他词中所说,“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宜醉宜游宜睡。”的地方,当然,这处庄园依然是规模宏大,大的让人不忍相信。
说好的茅檐低小呢?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忙赖,溪头卧剥莲蓬。”
就是这首词给沈梦昔极大误导,认为辛弃疾的住所一定是低矮茅屋。
黄药师犹自不解恨,死死攥着她的手,到附近酒馆听酒客闲聊。今日的黄药师,十分放得下身段,买了酒馆最好的酒,拿在手上,眼睛四下一扫,瞄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红鼻子男子,扯着沈梦昔过去,跟人家拼桌,“这位兄台,可否同在下饮一杯?”
那人哈哈一笑,“有何不可?”
喝光一壶,又来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