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时候,每年她爸妈都会带着她和他哥回老家祭祖。她老家有个极大的关帝庙,那也是他们一家子每年必拜的地方。
从小他爸就按着她给关二爷磕头。
甚至于她家公司里也供着关二爷,每逢初一十五,他爸就带着他们兄妹俩一起给关二爷上香。
可以说,关二爷是他最熟悉的一个神仙,但胤禛却不怕他,看着他威武的神像,反而觉得挺亲切。
然后,神像就张嘴说话了。
是真的张嘴说话,泥塑的金身就像是个活人一样口鼻灵活,声若洪钟,震耳发聩。
“小子,你可愿为这老叟消灾解难?”
关二爷是东汉末年的人,他嘴里的“小子”就是“小朋友”的意思,绝对不含任何辱骂的成分。
这是年少时她爸给他讲三国时,顺嘴科普的历史常识。
胤禛脑子一热,脱口道:“若是用得上小子,小子自然万死不辞!”
这不是别人,可是关二爷呀!义薄云天,忠义两全的关二爷呀!
关二爷居然托他办事,不由得胤禛不热血上脑。
那老叟急忙来拜谢胤禛,“多谢小公子,多谢小公子!”
“诶,诶,诶,可别。”胤禛赶紧把人扶住了,不让他拜下去,“您这么大年纪了,我可当不起您这一拜呀。”
让年纪这么大的老人给他磕头,他怕折寿。
他只是顺心而为,却恰好投了关二爷的脾性。
关二爷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轻士人重士卒,换句话说就是怜贫惜弱,越是面对穷苦百姓,他就越是不会轻视人家。
安抚住了老叟之后,胤禛拱手请示道:“二爷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小子一定尽皆全力。”
他顿了顿,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只是小子人小力弱,怕是竭尽全力也无济于事。”
“你倒是实诚。”关二爷道,“你把左手伸出来,某家传你一道□□,再把周仓派去助你。”
还有这好事?
胤禛大喜过望,急忙把左手伸了出来。
片刻之后,他只觉掌心一热,急忙低头一看,正看见一个八卦图案慢慢消没在掌心。
关二爷道:“这□□随心而动,只要你心怀正义,便可以用之诛邪。若是有朝一日,你生了邪念,要以此雷害人,它比会反噬于你,望你好自为之!”
这么智能的吗?胤禛更高兴了,“多谢关二爷!”
——智能的肯定比死板的更厉害!
关二爷似乎是察觉到了他心中所想,高大的神像嘴角竟然也勾了一下。
然后,他厉声呵斥那老叟,“你浑身妖气,分明是遇见了邪祟了,竟还沾沾自喜,意欲助纣为虐!还不快带这小子回去,让他助你除祟!”
神威如狱,把那老叟吓得浑身颤抖,大汗淋漓,整个身子都伏在地上,除了连连应是,竟然说不出别的话了。
胤禛见状,忙道:“老人家别怕,二爷骂你是恨铁不成钢,并没有怪罪的意思。您还不快谢谢二爷提点。”
有人劝慰,总是能让人心神镇静的。
那老叟得了胤禛的劝慰,心头惧意稍减,急忙拜谢了关二爷,就催着胤禛赶紧去他家里除祟。
胤禛不禁苦笑一声,说:“老人家且慢,我既然来了这关帝庙,自然也是有事相求的。”
老叟虽然心里着急,但推己及人,觉得同是求神的,胤禛也一样着急,便耐着性子退到了一旁。
胤禛深吸了一口气,再拜之后,便把自己所求之事说了。
末了,诚恳地说:“若是能救我额娘与宜娘娘的性命,便是叫小子折寿十年,小子也是心甘情愿的。”
关二爷本以为他只是学着别人拜神时的说辞,但见他神色诚恳之余,还带着几分释然,便分了一分心神去了解了前因后果。
了解过了之后,他对眼前这小子更加喜爱了,不禁问道:“你自己的亲娘也就罢了,你折寿救她本就是应尽的孝道。另一位与你无亲无故,你怎么也愿意折寿救她?”
胤禛道:“在关二爷面前,不敢有所隐瞒。那虽然不是我的额娘,却是我要好的兄弟的母亲。再者说,若是我不救他,日后我和我额娘都会有麻烦。”
“真是个讲义气又实诚的小子。”关二爷道,“你且去吧,你若是解决得掉李家的事,自然也能解决得掉曹家的邪祟,周仓会助你的。至于你的寿命,某家自会传判官来修改命册。该增该减,某家自有主张。”
“是。”胤禛颇为沉重地应了,一是因为自己即将削减的十年寿命,二是除祟之事重任在肩,由不得他不沉重。
直到他和那老叟从关帝庙里走了出来,也没见立在关二爷身侧的那黑将军的神像动一下,更不知道关二爷说的助,是怎么个助法。
“四爷,怎么样?”这种事情,法保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
胤禛也没心情说他什么了,只是道:“先跟着这位老人家去他家里。对了,老人家,你家主人是谁?”
那老叟道:“我家主人正是这江宁府的通判,前天夜里突然暴毙。昨天家里治丧的时候,从外面闯进来一个道士,说是能让我家主人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鄂伦岱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