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胤禛是真心想帮他之后,他立刻就满脸堆笑地对胤真打躬作揖:“还请四爷出手相助。”
胤禛懒得跟他计较,直接说:“我以前帮过秦川,他对我还是颇有几分信任的。若是由我直接告诉他,你是一个善良的狐仙,再加上你们两个以前的交情,不说万无一失也该有八-九成把握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那自然是很好了。
黄九郎喜道:“若真是如此,小狐感激不尽。”
胤禛的本意也不是要他的感激,只是还他人情而已。
他当即就让人把秦川请了进来,说清了黄九郎的身份,并亲自为黄九郎做保:“他虽是狐狸,却十分善良,原来在江南时就帮过我。秦公子既然与他为友,那便是你们的缘分,可千万不要因为他是异类,就猜忌疏远他。”
黄九郎满心忐忑,在这短短的片刻之间,就出来一手心的汗。
秦川有些愕然地看了黄九郎片刻,却是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毕竟,黄九郎从未对他避讳过,自己会使用一些小法术的事。只是从前,秦川从未往其他方面想而已。
如今被胤禛一言点破,他此案恍然大悟。
他有些埋怨地对黄九郎说:“你早该对我说的。你是我的恩人,我又岂会因为你异类的身份,就猜忌疏远于你?”
黄九郎又是欢喜又是羞愧,一时间语无伦次,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复杂又兴奋的心情。
胤禛看出两人都有意深谈一番,识趣地笑道:“好了,两位之间既然已经说清楚了,就请回吧,我也不耽误两位说体己话了。”
=====
桃花村是一个大村子,全村有三百多户人家,其中有一大半都姓秦。
若认真论起来,这些人祖上都是一家子。只是年代久远,树大分枝,渐渐地就分成了许多家族。
不过因为彼此之间都沾亲带故,彼此之间的消息传播极为迅速。
秦川领着黄九郎一进村口,就有几个顽童迎了上来,有对他叫哥的,有对他叫叔的,叽叽喳喳地对他说昨天村里来了两个陌生人,拐弯抹地的打听他们家的事。
有大一点的顽童比较懂事,还转述了家里长辈的话:“叔,我爷爷说了,叫你最近小心一点儿。还问你是不是在县城得罪了什么人?”
秦川心知,这两个陌生人都是蔡九英派来的,个中原因也不好明说,便若无其事地从怀里掏出一把糖果,笑嘻嘻地分给一众顽童,赶着他们到别处玩去了。
“是蔡九英。”黄九郎肯定地说。
胤禛和秦川说话的时候,黄九郎也在场。虽然两人言语之间极为隐晦含糊,他并不知道两人交流的是什么事,但却知道蔡九英要对秦川不利。
这个时候,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胤禛请秦川的时候,特意让人把他也一起请过去了。
叙旧报恩什么的,都不过是借口,不过是顺带,真正的原因却是要提醒自己保护秦川。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黄九郎才打心眼里对胤禛感激起来。
在他心里,他自己如何不要紧,只要胤禛对秦川好,他就愿意为胤禛驱使。
更何况,保护秦川,本就是他发自本心愿意做的事。
“这一次,我真是欠了四爷的大人情了!”黄九郎突然感慨了一句。
秦川不明所以,只当自己出去的那段时间,两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他也没有多问,只是低声催促黄九郎:“那几个孩子一定会先跑到我家去,对母亲和表妹说我回来的事的。咱们也别让老人家久等,赶快回去吧。”
黄九郎闻言忙道:“这是应该的,若是让伯母久等,就是小生失礼了。”
两人走到秦川家门口,秦母和表妹柳姑娘果然已经在门内等着了。
柳姑娘扶着秦母,对秦川翘首以盼。在秦川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内的那一刻起,她的脸上蓦然散发出了动人的光彩,身躯也微微前倾。
看得出来,若不是还有秦母在场,他早已不由自主地迎了上去。
秦母满脸欣慰的笑容,轻轻拍了拍柳姑娘的手背以示安抚。
她心里本就很看好这一双小儿女,见他们两个感情越来越好,相处越来越和谐,心里更是高兴。
只待一双小儿女都出了孝,她就准备亲自做主,为他们表兄妹主婚。
“母亲,不孝儿回来了。您快仔细看看,我把谁给带来了?”秦川小跑上前,对母亲行大礼,又把黄九郎推了出来。
“快起来,快起来,我儿快起来。”秦母连忙扶起自己的儿子,扭头看见黄九郎,脸上的笑容更欢喜了几分,“这不是九郎吗?我前两天还念叨你呢,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这次既然来了,可要在家里多住几天,不要把自己当外人。”
这种要求,黄九郎求之不得,顺水推舟的笑道:“伯母有命,晚生怎敢不从?”
然后他又对柳姑娘行礼:“柳家表妹,小生这里有礼了。”
柳姑娘急忙还礼。
不知为何,他分明言笑言言,态度温柔和善,但柳姑娘就是觉得,眼前这位黄公子对自己有一种莫名的敌意。
幸而她的心思虽然敏感,却并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黄九郎又从来没有对她做过什么不好的事,她就把这一切都归咎为自己太敏感了。
因着秦母年纪大了,家里的一切都是柳姑娘在操持。黄九郎是秦川的挚友,柳姑娘看在秦川的面子上,对黄九郎也十分照顾。
柳姑娘却不知道,她越是如此,黄九郎面对她时,心情就越是复杂。
他觉得,如此美好的柳姑娘,就像一面纤毫毕现的镜子,把自己卑劣的心思映照得愈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