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御前大太监的争端

不过很快他就不用纠结了,因为明若主动来找他了。

出外差回京,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拜见康熙,俗称述职。

不过,回京述职也不是每一个都像马奇一样,进京之后立刻就能觐见康熙的。

像马奇这样的,必然是在外放之地做出了政绩,在康熙面前挂了号,由康熙亲自下旨召见,这才能越过一众地牌子排队的人,直接陛见。

当然了,胤禛只是个没开府的皇子,又是钦差。这个是康熙得知他回京,也会第一时间召见他。

所以,他直接就带着法保和揆叙二人到了乾清宫外,让守门的太监通报。

彼时,马奇已经进去了,正在和康熙汇报他在山西这几年做出的政绩,和山西民生的变迁。

守门的太监不敢直接打扰康熙,只敢在门口冲梁九功挤眉弄眼。

索性作为康熙身边的首席大太监,梁公公素来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很快就看了那那个作怪的小太监。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觑了一眼康熙,见康熙正专心与马奇探讨政务,并没有要茶要水的意思,这才蹑手蹑脚地挪到门口。

“你这小兔崽子,做什么遮眉遮眼的?”

“梁爷爷。”那小太监点头哈腰地冲他陪笑,见他只是板着脸,眼中并没有多少怒意,小太监才暗暗松了口气,低声禀报道,“奴才原是不敢打扰公公当差的,只是四贝子在外求见,奴在想着还是先跟公公说一声,让公主心里有个数。”

梁九功意味深长地撇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行了,咱家知道了。你先带四贝子到偏殿奉茶,万岁爷那里,咱家会找机会禀报的。”

见他没有立刻通报的意思,那小太监有些着急。但梁九功是万岁爷身边的第一人,他也不敢催促,只能讪讪地应了一声,退下了。

那小太监没有看见,等他退到门口转身离去的那一瞬间梁九功的眼神立刻就冷了下来,无声地啐了一口,低低骂道:“呸!想拿咱家的面子去给魏珠那老小子做脸,你想得美!”

原来,那小太监是康熙身边另一个大太监魏珠的同乡。

因着同乡的情谊,魏珠平日里也肯照拂他几分。这小太监也着意巴结,甚至拜魏珠做干爹,以便使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只是,魏珠在乾清宫的地位虽然比梁九功稍逊一筹,却也很得康熙的意。满宫的小太监不知有多少想着巴结他呢,想做他干儿子的更是不知凡几。

这小太监自知除了同乡之宜,自身并没有多少优势,就一直留心在意,想着立一点儿什么功劳,好让魏珠对他刮目相看。

他既然着意讨好魏珠,自然知道魏珠平日里对四阿哥十分关照。

虽说四阿哥这次是做了钦差回宫,又未曾开府,按照规矩是可以直接到乾清宫觐见的。

但每天被康熙翻了牌子,等在乾清宫外侯见的大臣不知凡几。

除了有康熙特别交代的,哪一个早进去一会儿,哪一个会被压后一会儿,都在当天与前伺候的大太监一念之间。

偏偏四阿哥这次是匆忙回宫,事先并没有递牌子请见,万岁爷并不知道他回来了,当然就不会特意下旨宣他觐见。

那小太监也是知道魏珠一向关照四哥,就想着给四阿哥行个方便。如此一来,既能讨好魏珠,又能讨好四阿哥算是一石二鸟。

哪知道梁九功这老小子眼睛那么利,只是见过他往魏珠身边凑了一回,就把他给记住了。

小太监虽然没有看见梁九功的眼神变化,却从梁九功的神态语气里察觉到,自己的如意算盘打不成了。

他颇为懊恼地哀叹了一声,却游在下台阶之前,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神色,笑眯眯地走到胤禛身边,恭敬地说:“贝子爷,两位大人,这会儿万岁爷正在接见马奇大人。若不然,您三位先随奴才到偏殿用茶?”

对此,胤禛虽然有些着急去见皇贵妃,却不觉得多等一会儿有什么大不了的。

法保没心没肺,在政治上一窍不通。他虽然替胤禛觉得委屈得慌,却也知道乾清宫不是他能撒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