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珠看似安安静静一言不发,实际上心里早就琢磨开了。

就算撇开他和四爷的交情,梁九功自己把这么大个把柄送上来,他若是不抓住,那真是对不起自己和梁九功争斗这么多年的辛苦。

还有就是,这一次的事情也算是给了他一个警醒,让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像梁九功一样,被人捧一捧,就忘了自己奴才的身份。

这清宫里,命最不值钱的,就是他们这些太监。

宫妃们打死了宫女,皇上都会过问。但若是打死了太监,那也就是化人厂多送一具尸体而已。

果然,他在门口站了半个时辰,梁九功才不情不愿地走了出来。

“梁公公吉祥。”

“魏公公吉祥。”

两个人端着相似的皮笑肉不笑的脸,相互见了礼就擦肩而过,魏珠往内,梁九功往外,谁也不想多看谁一眼。

魏珠进去之后,先瞥了一眼正在君前奏对的大臣,见是工部的左侍郎,他就直接凑到康熙耳边,低声道:“万岁爷,四爷回来了。”

“什么?”康熙当场失态,又惊又喜地说,“这臭小子,总算舍得回来了!”

先前他亲自写信问胤禛什么时候回来,但那个时候胤禛打的就是混过年节宫宴的主意,自然是把自己往忙了写,能拖多久就多久。

为着此事,康熙不但在两宫太后那里吃了挂落,在承乾宫和永和宫也没得到好脸儿。

皇贵妃和德妃日常见面虽然还是不和,但在这件事情上,却是一致对外。

康熙对自己的儿子苛刻,但在对大小老婆的时候,却又是个好丈夫。只要她们不犯他的忌讳,康熙一向是很宽容的。

把五岁的儿子派了外差,他自己心里都发虚。所以,两个老婆给他脸色瞧,他不但不恼,还多有赏赐安抚。

这也就是皇贵妃和德妃了解他,才能这样从容应对,知道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软。

换一个道行浅的,还真不敢这样操作。

为了儿子冷落皇帝,那叫慈母之心。

自幼母爱缺失的康熙皇帝,很吃这一套。

“快,把那小子叫过来。”康熙顺手就把那工部左侍郎遣走了,“你说的朕都知道了,明日便会有旨意示下。”

工部左侍郎本以为自己所奏之事还有的磨,哪曾想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嗻。”他生怕康熙反悔,立刻跪安,“奴才告退。”

“行了,去吧。”

=====

胤禛领着揆叙和法保进了乾清宫,迎头就是来自康熙的阴阳怪气。

“哟呵,这不是固山贝子吗?怎么,终于想起来京城里还有你可怜的老父老母了?”

这场景太出乎揆叙的意料,正要行礼的他不由顿住,不知道这礼还该不该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