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九娘闻言,终于恢复了几分精气神,急忙道:“也只好如此了,多谢四爷,小妖这就去写。”

她去写信了,胤禛与揆叙也正好坐下来,好好尝尝这里的菜色。

不过,两人对口腹之欲都不看重,只是觉得好吃,再多的也就尝不出来了。

吃了一口龙井虾仁,胤禛调侃道:“也不知道那些尝上一口,就能说出原材料的产地,和厨子做菜过程的神人,舌头都是怎么长的?”

揆叙给他盛了一碗飞龙汤,有些不屑道:“还能怎么长的?无非是吃得多了。若是能把这份心思花到读书上,只怕十个状元也考下来了。”

原谅他一个事业批,实在是理解不了吃货的追求。

胤禛笑道:“话不能这么说,人各有志嘛!”

对此,揆叙只是笑了笑,没发表意见。

他并不觉得,好吃什么大志向。

等胡九娘写好了信,千恩万谢地拜托了胤禛之后,两人就离了这家私厨,准备到街上去转转。

准确的说,是胤禛坚持要出去转转,揆叙的意思却是让他回宫继续读书。

“顾先生是咱们满人里少有的学问精神之辈,深得万岁爷看重,连整日矿他的课只怕万岁爷那里是要不高兴的。”

他口中的顾先生,就是几位皇子的老师顾八代。

只听“顾八代”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是个汉人,其实他是正儿八经的满人,出身伊尔根觉罗氏。

和顾八代一样容易因为名字被人误会成汉人的,还有出身舒穆禄氏的徐元梦。

只不过,徐元梦因为牵扯到了九子夺嫡,在后世比较出名。两对来说,顾八代就低调多了。

“没事。”胤禛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我今天可是奉旨出宫,顾先生那里也已经让人去请过假了,他不会和我计较的。”

顾八代性子豁达,为人圆滑,虽然教授学问的时候很是认真负责,但对于皇子们请假的事,多数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

而且,清朝们皇子的师傅,地位实在不高。

要说康熙的操作也是挺迷的,一边要求自己的儿子尊师重道,另一边又让师傅们跪着给皇子们上课。

在别的朝代,简直不敢想象,老师给学生上课竟然是跪着的!

这样的长久相处下来,老师在学生面前还能有几分威严?

原本胤禛是不知道这回事的,等他进了上书房,给师傅们行完了拜师礼上课的时候,才知道这回事。

当时他就震惊了,一整天心里都不舒服。

到了晚上,他就利用符咒遁到了毓庆宫,和太子商量,能不能让康熙取消这不人道的授课方式。

若不然他实在是坐立难安,总觉得做个梦都是从前的教导主任们轮回闪现的脸。

太子是两辈子下来早已经习惯了,但见胤禛的反应这么大,为了让弟弟好好上课,第二天就直接奏请了康熙。

可以说,太子选择这个时机正好,如今正值科举改革其间,康熙本就有意拉拢文人,当即就让人下旨给师傅们施恩了。

在他看来,允许皇子的师傅们站着给授课,就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

更可怕的是,跪久了的师傅们,竟然不觉得这个结论有问题。

这个时候,康熙对太子还没有多年之后的防备之心,他觉得这件事由太子提出来,正好可以借机给太子造势,让天下人都看看,不但他这个皇帝是个明君,他的继承人也是很好很好的。

有这样好的皇帝和太子,他们满人的江山,一定会永固的。

见揆叙仍旧就是满脸不赞同,胤禛知道他是真心为自己的学业着想,便笑着劝道:“一个人哪能处处都出挑呢?”

揆叙也不是蠢人,只是一心为胤禛考虑,就下意识地想要胤禛处处都高人一等而已。

但被胤禛一提点,他也反应了过来。

如今朝中是有太子的,而且太子地位稳固,胤禛身为皇子,实在是不宜处处出彩。

“奴才明白了,还是主子看得透彻。”

见他是真明白,胤禛立刻就笑得跟朵花似的,拉着他的手往一个卖小配饰的摊子跑去。

“走,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总得给宫里的娘娘带点东西。”

宫外的东西自然比不上内造的精致,但贵人买民间的玩意儿,要的就是一个野趣。

胤禛仔细挑了挑,发现这家的东西,原材料虽然寻常,但工艺实在是精巧。

“这个木簪子不错。”

拿起来递给张保。

“这个璎珞穿得也别致。”

拿起来递给张保。

“还有这个……咦?”

却是有另一只手同时伸了过来,先他一步,拿走了一块玉佩。

“四爷,别来无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