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婶子见宋小夭也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惊讶道:“你还这么小,怎么就来领养小孩了,我们这里可都是生不出孩子,为了以后老了能有个保障和依靠才过来的。”
“婶子,我是想带个机灵点的小徒弟,想来想去还是来这里最为合适。”
“行,你跟着我过来吧,孩子们现在正在学堂里学字呢。”
这孤儿所的福利还是可以的,会请些教书先生来教他们习字,孩子学了文化,也会更容易被领养。
不过朝廷既然分配了银子到孤儿所,这里的孩子稍微大些之后,也不能整天都好吃懒做,还是会被分配一些工作的。
会有些浣衣,或者制作一些日用品的活计交给他们,孩子越大每天的工作也就越多。
“我们这领养小孩,还需要到官府记录在册的,确定有领养的资质才可以,以免之后孩子再次被弃养。”
这是正规的步骤,对领养的孩子也比较有利。
宋小夭点点头:“行,需要什么文书和证明的话,我到时候会提供的,我今天就是先来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孩子。”
婶子把宋小夭领到了学堂的门口:“喏,孩子们都在这里了,上面拨下来的钱不够我们请好几个先生的,所以这些孩子们全都在一起学习。
宋小夭伸着脑袋往里面看了几眼,一排排的小脑袋,粗略数过去,大概有七八十个孩子左右,全都排排坐在屋里的长凳上,前面摆着拼在一起的桌子。
其实孩子们的年龄阶段很大,大的已经有十岁左右了,小的却才三四岁,实在是不适合放在一起教学。
不过孤儿所经费有限,还能想着给孩子们请个教书先生过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要知道普通的老百姓家,压根连学堂都上不起,很多孩子都不认识字。
宋小夭看着最后一排几个三四岁的孩子正在打瞌睡,没忍住笑了笑。
坐在前头的老先生正带着孩子们念弟子规,看见门口有生人过来,也只是抬着眼皮看了一眼,并没有停下手里的事情。
每年来这里看孩子的人很多,但是最后真正能把孩子领走的却还在少数,所以他并没有刻意把课程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