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陶行知拍案而起:“老夫自然是愿意的,这推新的场景我怎能不亲自看见,到时候断不能少了我在。”

果然这老头儿的性子很合自己的心思,宋小夭起身行了一礼:“那我便替这天下的孩子们,先多谢陶先生了。”

“事情真能办成的话,恐怕天下人都该感谢你才是,那我们便这样说定了,自今日起,我便开始备课了。”

宋小夭哭笑不得:“陶先生,您先别着急呀,八字还没一撇呢,我这记录的法器还没想好要怎么做呢。”

陶行知却是甩了甩袖子:“那我可管不着,你今日既然跟我提起这件事了,便必须要完成,到时候,你可就是禹朝的一大功臣了。”

他接着说道:“你们宋家不是祖上在禹都吗?到时候重新闻名于天下,也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宋小夭疑惑道:“陶先生,您怎么知道我们的祖上是在禹都的。”

陶行知斜瞥了她一眼:“老夫年轻的时候博览群书,那时候道家还不算太没落,自然是听过禹都宋家的名头的,我料想你们就是。”

陶行知只留下这些话,就急急忙忙地回去了,宋小夭忽然觉得一阵紧张感袭来。

以后这老头子不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铺子里面问这网课的进度吧,自己可是连怎么做都还在研究当中呢。

宋志见小夭还愣在原地便问道:“小夭啊,怎么不送送客人呢?”

“爹爹,只怕陶先生是跑着走的,我根本就追不上呢。”

“这读圣贤书的,也有这么怪的人啊。”看着陶行知离开的背影,宋志忽然觉得这陶先生有那么一丝眼熟的样子。

不会是自己在禹都见过的人吧,他挠头想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应该不是,自己不认识什么姓陶的人家。

宋小夭虽说是收了楚沐泽当徒弟,但是平日里也没拘着他,而且时间安排得还很宽松。

每日大概就只有两个时辰左右是跟自己学习的,其他的时间都是放养的,爱干什么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