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文化不高,这说起话来,道理是一道一道的。
宋母瞪了他一眼,笑啐道,“说了几十年的话,也就属这句最中听了”
宋老头呵呵笑着,也不反驳。
就这样,夫妇俩一路上说说笑笑的,朝家的方向走去……………
…………
在二老跑出去接电话时,宋家所有人也没离开,继续坐在院子里,边剥花生,边等着人回来。
等二老重新踏进院子,众人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心里纷纷松了一口气。
笑了就好!
笑了,就代表老娘心情好!
老娘心情好了,就代表他们也不会成为出气筒了!
雨过,终于天晴了。
老大媳妇李霞很有眼色,一看到危机解除了,忙起身,殷勤的给二老倒了杯水。
“娘,您喝水解解渴”
“嗯”,宋母接过,豪迈的喝了一大口。
刚刚跑了一路,又讲了那么多话,她也是真的渴了。
没人招呼的宋老头也不生气,乐呵呵的接过水,径自喝着。
看二老只顾着喝水,性子比较急的宋老二出声问道,“娘,是三弟打来的吗?”
宋母放下水杯,捶着腿,笑点着头,“是你三弟打来的,他今儿刚好带着大宝兄妹仨去镇上了,顺便打回来报个平安”
应完,她重新抬起簸箕放腿上,继续剥着花生。
也许是心情好了,劲也回来了,花生到了她手里,一捏一个碎。
听着这些碎壳的声音,就知道她此刻的心情,有多美了。
“去镇上了?三弟不是才请了半个月假,有时间去?”,问这话的是老大,宋建邦。
“说是今天还有一天假,就想着带孩子们出去逛一下”,宋母出声,给他解着惑。
“那看来大宝在那过的不错”,宋建林脸上带笑,戏谑道,“娘,您老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从这些言语中,他能感受到三哥对孩子的在乎。
“嗯,我这心总算是落地了”,宋母笑的合不拢嘴。
今晚,她要多吃点饭才行!
没看她这几天愁的,都瘦好几斤了嘛,得补回来才行…………
她脸上的笑容也感染了几个儿子,脸上纷纷跟着挂上了笑容。
倒是几个孩子,在听到堂弟可以去镇上玩,都羡慕不已。
老二媳妇张芳看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眸光闪了闪,状似好奇,出声问道:
“这镇上人那么多,三弟妹怎么也放心把孩子都交给三叔啊?”
她刚刚听婆婆说那么多,却只字未提林怡静这个儿媳妇,猜着也知道那个女人没跟着去镇上。
也是,她那个弟妹可是傲的很,也一向不喜欢继子,耍脾气不跟着一起去镇上,再正常不过了。
而她,就是故意这么问的,目的就是想给这个弟妹上点眼药水。
尽管过去那么多年了,可她依然记得对方那副清高,斜眼看人的样子。
最让她生气的是自从三叔结婚后,每月寄回来的钱,从原先的五十元直接就缩减成了二十元。
虽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家里那么多人,这点钱哪里够啊?
三叔一向是个顾家的人,要不是林怡静那个女人吹了枕头风,他哪会这么做啊?
害的她们现在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连累着孩子也跟着受苦!
想想,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听到这话,宋母头也没抬,淡淡回道,“老三一个大老爷们的,熊都能打死一只,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呀?”
在她这里,可没有什么男主外,女主内那一套,孩子夫妻俩都有份,谁有空谁带。
想当初,她跟老头子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放儿子儿媳妇身上,也一样。
不得不说了,放在这个保守的年代,宋母这思想算是挺开放的了。
看婆婆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张芳有些不满意,眸子不安份的转了转,笑笑说道:
“娘,我不是怀疑三叔的能力,只是觉得镇上人杂,怕大宝刚去不识路,要是一不小心走丢了可怎么是好?这要是三弟妹在,多个人,也安全一些不是?”
她话说的那么白,只差没点明林怡静不去镇上是居心叵测,目的就是想趁着镇上人多混乱,故意想搞丢继子了。
这么简单直白的暗示,在场的人要是再听不出来,那就真的都是傻子了。
宋老二看这败家娘们又要作妖了,直觉不妙,刚想说点什么圆场子,就听见老娘怼道:
“那要按你这么说,你每次回娘家,直接把四个孩子扔家里,也是存着想让人贩子把孩子拐了去的想法了?”
这话吓到张芳了,她急的摆着手,辩解道,“娘,您这说的啥话,那可都是我生的,我再狠毒也干不出这种事情呀,您老可别冤枉我呀?”
孩子还在这呢,这话要是他们听进去了,误会她了,可咋整啊?
所以说,某些时候,刀子割到自己身上了,才知道疼。
看她终于知道急了,宋母面露嘲讽,“怎么?只允许你冤枉别人,别人就不能冤枉你了?”
“我哪有…………”
张芳辩解的话还没说出口,宋母却早一步猜到了,帮她接了下去,“你是想说你没有冤枉老三媳妇,老三媳妇不喜欢大宝这个继子,又顾忌着老三,所以就想趁着去镇上,借着老三的手弄丢大宝,是这个意思吗?”
被猜中心思了,张芳顿时有些心虚,也有些尴尬,蠕动嘴唇,想解释。
宋母却没她给这个机会,冷着脸,怼道,“你这脑子是转的快,可是蠢的很,人家自己生的两个孩子还让老三带着呢,再容不下大宝,也不会出这种险招,万一出现意外,丢的是自己的孩子呢?你做不出这种事情,难道别人就做的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