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十五盏茶

“父亲万不可这样,乐儿曾记得幼时之事,母亲一直以来都是极爱你的,她也从未怨过这些的。”

她记事甚早,还记得在京中的时候,父亲每日散值后都会带回来她们母子最喜欢的糕点,年幼的她也是十分嘴馋的,每日都会在小院子里等着父亲回来,而自己温柔的母亲也总会在身后陪着。

后来她在母亲口中得知,那些买糕点的银子,都是每月父亲的小用钱,他从未用去应酬交际,只用来给她们娘俩儿买上喜欢的东西。

母亲曾说过,父亲自幼时家贫,这一路以来也皆是坎坷,但却是个情深义重之人,家在父亲心中乃是重中之重。所以就算母亲原是富人家的嫡女,也从未后悔嫁给父亲,父亲不但是她的救命恩人,更是提着灯笼都再也找不到的好夫君了。

就连母亲去世的那日,口中依然喊的是“夫君我怕”。

江枕月则并不记得那温柔貌美的母亲,但这些日子以来,也知晓殷氏对自个儿父亲有多重要,而她自己也从未体会过母爱,自然也是面露悲痛之情。

而正屋的房顶上,此时正掠过一个影子,那是殷怀派来的人。

那梅花糕,正是殷怀幼时用压岁钱给自个儿妹妹买的第一个糕点。

约摸着一刻钟后,一家三口才拭了泪去了厅堂里头。

此时的温家兄弟早已经等候了有一阵子了,见父女三人皆是刚哭过的模样,兄弟俩自然也有了几分猜测,但外人遇到也自然是当了没看见才好。

温檀便让身边小厮递上自个儿和弟弟准备的新衣给了江承志,随后说道:“学生多谢先生这些日子以来对我和弟弟的教导,这是给先生添暖的衣物,还请先生收下。”

只又拿出了两份上好的圆形墨块,上头刻的花纹俱是精美,便递给了姐妹俩的丫鬟。

“这是给两位妹妹的冬日礼物,明日起我和长归便要去赵公那边读书,这墨块只当做是同窗情意相赠之物,万请收下。”

待说完这些,兄弟俩才又一同跪在了蒲团上给江承志请安。

江承志虽是长者,但因着两位少年郎家世不俗,也不敢托大,连忙就让其起身,又送了他颇有心得的策论书籍,上头全都是自己的标注,十分详细。

“日后你们兄弟二人就要拜在赵公门下,要勤学好问,争取早日考取功名。”

兄弟俩闻言连忙谢过,便依次接下他手中的书籍。

而姐妹俩那头倒也没拒绝温檀送的墨块,在长辈眼皮底下送的东西谈不上私相授受,只想着日后再回些别的东西送了去。

温檀又见着小丫头今日的打扮,只觉得娇俏可爱,但也不好多看,但知道小丫头对自己送的墨块十分好奇不禁便笑了。

上头的岁寒三友是他亲手刻的,他见着小丫头的首饰都是这三种,便知道她一定会喜欢。

到了晌午,一行人便都去了花厅准备一同用饭,因着温家兄弟已是江承志的学生,所以这次便没有再分桌用饭了,只因着立冬还是得热热闹闹的才好。

花厅的周围多添置了两个炭盆,这便是“添火”了,而中间桌子上是江枕月弄的铜锅子,这次则是弄的鸳鸯锅,清汤和辣汤都有,周围也都摆着一应的羊肉和菜品,还有那包的溜圆儿的猪肉饺子。

江南等地的立冬一直以来都是吃饺子和鸭子,鲜少有用铜锅子的,但北朝自开国以来就有这铜锅子,因此大家也只觉得这般做法新鲜颇为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