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一行人顺利抵达孟州州府。这里确实比息县气派很多,街道宽敞,行人如织,柳庭璋像是放出樊笼的幼鸟,十分感兴趣地四处转悠。
柳庭璋想着后日才是彭家家主的生辰,之后还不知道何时能见到夫子。
因此便与杂货铺掌柜说好,他独自回息县,不需要掌柜的进货后再绕到州府来带他。
与新任秀才公一同用过午饭,掌柜一行便离城去往进货目的地,与柳庭璋告别。
离家之前,秦秀才念叨着“穷家富路”,和孟氏一道给柳庭璋塞了不少银两,加起来大概是全家半年生活所费的数字了。
不过柳庭璋是吃苦长大的孩子,心疼爹娘,又明白“财不露白”的道理,便找间不起眼的小店投宿,住了普通的客房,在吃上面也不挑拣,因此每日耗费倒是不多。
这一两日,他主要就在店里大堂坐着,听客人们、店小二闲聊天,从只言片语中对孟州有了初步了解,起码知道了此地有藩王孟王,知道彭家所在。
七月初三一大早,日头还没升到天空正中,空气里还有丝凉意,柳庭璋就登了彭家门,送上不起眼也不失礼的平常贺寿礼,附着写有他籍贯姓名、如今住所的拜帖。
彭府管家天未明时就在门口站定,等待迎客。柳庭璋并不是最早的一拨,周围邻居还有更早上门的。
管家接了柳庭璋拜帖,打眼一扫,一个毫无名声的秀才,还非本州人士,无缘无故上门祝寿,管家心想,这人说不定就是路过,来见见世面,蹭蹭吃喝的。
因此他客客气气将柳庭璋请入内,安排在外院靠角落一席的位置上,也就这样而已。
至于礼物和拜帖,则交给跑腿小厮,入了府中库房,如其他普通祝寿一般,全无另眼相待。
这一日,原本说诚王妃要携子女前来的。但是听说路途上有所耽搁,肯定赶不上。
让人意外的是,诚王妃非常知礼,派遣了七八名府丁、丫鬟将生辰礼物送到,让彭家家主觉得面上十分有光。
孟王与他家一向交好,带着自己家两个嫡子登门祝寿,自然坐到了主桌主位,与往年别无二致。
柳庭璋在宴席上,与陌不相识的几人凑了一桌,看他们抢菜抢肉,狼吞虎咽,用筷子将新端上的菜肴左翻右翻,弄得七零八落,便再无下筷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