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庭璋忍不住问柳县令再无音信,娘亲有无怨言。孟氏只说:“想必他有他的为难处。”
之后,孟氏声音低微却坚定,与柳庭璋说:“娘亲不同意你改姓。你生父其实没有什么对不起咱们母子的。当年若不是他,娘亲早就死了,更不会有你。何况他给我们留了房产、钱财,不算亏心。我们能为他做的,也就是将他姓氏传承下去了。”
“至于会试报名,娘亲相信你会另有办法的,是不是,庭璋?”母子对谈就在孟氏这句话后结束。柳庭璋强笑着对孟氏点点头,回去了自己房内。
到底年轻气盛,刚刚惊闻身世又见到生父留字,柳庭璋只觉得如鲠在喉,满腔有话又不知从何说起,唇齿轻动却毫无声息,又像是胸口燃起了烈焰,烧得他坐卧不宁、手足涨热。
无意间看到书桌上平铺的纸张,柳庭璋突然想起了郡主夫子,他终于绷不住了,轻“啊”一声,坐定桌前提笔,从自己知道报名被驳回写起,几日间如何瞒着双亲辗转反侧,到方才娘亲讲身世不许改姓,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洋洋洒洒写给了郡主夫子看。
这般长篇大论,他甚至换了两次墨,用了三四页纸。
顾采薇那边一开始写出:“我在”。中间写了“别急”,便再没有打断徒弟倾诉。
柳庭璋力竭,将写不出字的秃笔掷到一边,颓然与释然交缠,看着纸上,顾采薇秀丽的字迹过了有一阵子才浮现,就像是等他倾诉完一般。
顾采薇写给他:“可以将你出身改到你生父家中。既然是官场中人,我帮你找,你用心读书即可。”
作者有话要说:
第87章
顾采薇很将徒弟的事情放在心上。
柳庭璋像是爆发一般给夫子写下很多字,事情本身与烦乱心绪犬牙交杂着。
他不愿意忤逆娘亲难得的坚持,因为事涉生父和改姓两重关节,他又没法子对继父秦秀才去询问去求助,因此陷入报名不成的僵局。
无奈之下,他甚至对夫子丧气地写到,只怕自己与务丰二十五年的会试无缘了,希冀待到三年后的礼部核验能够宽松些,自己才能上京赶考。
顾采薇看着满篇龙飞凤舞、一气呵成的字迹,顾不得细究徒弟愤懑之下有些颠三倒四的叙述、个别用词不谨等问题,只觉得心口泛起一丝微微涟漪,像是被丝线缠绕住那样的揪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