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珩像是神来一笔地说:“你方才将柳卿的消息传递给朕,十分及时,用处极大。关于柳卿,他心中女子是谁,你可有眉目?”
顾采薇低下头来,露出白皙柔美的脖颈,她猜到皇上这么问的用意了,默然不语,就算是默认了。
顾珩拍掌一笑,被兄长封王一事带累得沉郁许久的心情突然好了起来,说道:“你们两个,瞒着朕做什么?待柳卿回京来,朕便为你们赐婚吧。他做不了驸马做郡马,也是我顾家人了。”
顾采薇闻言摇头,知道堂兄不同于皇伯伯,听得见去反对意见,便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话语,告诉皇上说:“请皇上恕罪。臣妹有私心,希望他是出自本心与我结亲,而非一纸令下不得不从。”
言外之意,顾采薇不希望被赐婚。
顾珩有些诧异:“柳卿对你的用心还不够明确么?他都截断朕的话,婉拒了公主。”
“不,这时我们年轻情浓,他冒犯天颜,也不会因此迁怒于我。一旦经天子赐婚,以后万一有什么变故呢?臣妹不好出口和离,他更不能违抗圣命,届时才叫相互煎熬。”
顾采薇前一句说到情郎还是柔情蜜意,后面分析起赐婚的弊端却冷峻无比。
顾珩不太明白堂妹从何而起的未来之忧,劝说了几句,见顾采薇不改初衷,也不强求,毕竟他又不是非要逼着两人成婚,改了口风道:“那朕便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
顾采薇打蛇随棍上,说道:“臣妹上有母妃做主,自要等他提亲再议。倒是另有一事想请皇上恩准。”
顾珩挑眉询问,待得知是堂妹想开办书院。虽说不太合朝廷规矩,还是二话不说准奏,并说待封王事了,他为顾采薇的书院赐下牌匾。
之后一日日过去,便到了腊月初八,皇上一道旨意发往封州,令封王措手不及。
听说是顾信首告,封王气恼不已,他相信关于顾值的事情必是个悬案,无据可查,便安排亲信们四处散播顾信的谣言。
在苦思冥想了两日后,封王想着入京也能有惊无险,还能下下新皇的面子,便摆出一副受冤极深的样子,带了精干手下,招摇入京。
随着封王入京,京城逐渐传开一阵风声,有人说信郡主是记恨先皇当年贬他为庶人,把怨气洒在昔日好友封王身上,信郡主已成疯狗。
有人说新皇心胸狭窄,容不下安分守边的兄长,非要挤兑抹黑,有人说新皇偏听偏信,一味依靠信郡王、平郡王这对同胞兄弟,令宗室齿冷,等等如此,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