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顾采薇是书院主事人,也是这场小小闹剧的风暴眼,她看看柳老没有出声的意思后,便自行发言:“还要多谢几位提醒,我一定好好培养读书苗子,鼓励他们好好科举,让大家知道,没有参加过科举的人,只要实力足够,也是可以教书育人的。”

柳庭璋笑着点头,深以为然,先行附和:“郡主,啊,不,夫子所言极是。”

顾采薇一番话绵里藏针,刺得国子监学生们坐立不安,还得讪讪附和:“郡主所言有理,有理。”

书院学生们终于想起他们事先的自发排演,一个个激动红了小脸,卖命地鼓掌拍手以示庆贺,终于将书院开班仪式到回了正轨。

顾采薇和柳庭璋听着满庭纷乱的掌声和夹杂其间的恭贺喊声,隔着柳老相视一笑。

顾采薇的书院,从今日起,便正式开起来了。师生各得其所,秩序井然,读书声琅琅,恰如顾采薇前世今生所愿。

诚王府众人都支持顾采薇,顾信、顾采蓟偶尔到书院去转一两圈,师生们已经从初见宗亲贵胄、御林军首领的激动中走出,对此习以为常了。

当然,从这日起,柳庭璋与顾采薇有师徒名分的消息,也像是长了脚一般,飞进了朝臣家中。

挑事的国子监学生被自家高官父亲用家法揍了个半死,还不得不登门诚王府负荆请罪,求幼薇郡主原谅。

其他几位随从起哄的,也陆续被家中长辈批评,一一亲去赔礼道歉。

顾采薇对此不过一笑置之,心底还隐约感慨于这次意外让自己破执,心境又到达了新的层次。

有的人恍然大悟,柳庭璋出身不显却一路高中,满腹学问原来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有的人琢磨细节,十分不明白师徒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如何传道授业。

只要落了有心人的眼,便没有什么能瞒过世人的事情。

数位高官各自暗自动用人脉探查,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多信息,在朝廷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先是发现柳庭璋有个秀才继父,还在云州息县开办过数年私塾,便以为柳庭璋学习基础从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