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看着两个年轻人的样子,自失笑笑:“这没什么的。上有君恩深重,太后娘娘派御医登门问诊,下有如郡主一般的学生络绎不绝,或亲来或书信问候,我这一生,知足了。”
顾采薇咬咬唇,小心地看着柳老,轻声问道:“老师,您还有一位次子,他?”
柳老闭了闭眼,用气声说着“没有了,没有了。”便再不谈此事。
又对老人家嘘寒问暖一番,顾采薇留下礼物,与柳庭璋告辞离开。
在马车上面,柳庭璋望向郡主,郑重谢道:“方才多谢你,采薇。我知道你不是问人私事的性子,难为你了。”
顾采薇还有些惆怅,看着柳老孤零零一个人,身边只有下人而非亲眷,听到徒弟的道谢也只是微微摇头,示意不算什么。
柳庭璋接下来又说:“柳老已经让柳县令成为往事了,我又何苦再提出来呢。经过今日这一探,我拿定主意了,以后就当前辈、长辈一般尊敬柳老,不认祖父了。郡主认为呢?”
顾采薇想想,觉得柳庭璋说得有理,补充一句:“那你要好好与令堂分说清楚。”对面之人握着她的手点点头。
——
诚王府今年要一娶一嫁,府邸要辟出一块建成郡主府,自家另补一块地皮,桩桩件件事务多得不得了,诚王妃恨自己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一点儿都不够用。
诚王太妃为了最幼的子女,也打起精神来指点帮衬长媳,顾传和顾信被母妃使唤得团团转。
唯独顾采薇和顾采蓟两个,因为是准新人,反而诸多需要避嫌的地方,并没领到太多事务。
顾采薇在府内,还常常就工部营造修缮事务提提意见、指点把关,而顾采蓟身负守卫宫廷重任,并不得闲,有了空也是去找未婚媳妇,把两个哥哥气得牙痒。
不过大家转过头来,还是任劳任怨忙碌,要将四弟和幼妹的亲事办得风光妥帖。
顾信忙碌之余,听说民间流传起妹妹和状元的桩桩传闻,一时兴起,去各个茶楼酒肆听了几天,被种种杜撰、猜测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他索性挽起袖子,决定自己就地取材,写写这师徒二人的传奇话本。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下一本存稿中,元旦准时开文,感兴趣的宝欢迎收藏啊。